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橡胶树育种的科研接力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橡胶树育种的科研接力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05 03: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时代记录】

  邱江华/撰文 张 茂/摄影

橡胶树育种的科研接力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在海南儋州种植的橡胶树蔚然成林。张 茂/摄

  天然橡胶被誉为“黑色黄金”,是国防装备、航空航海、工农业生产等领域的重要战略资源。为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橡胶树品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代育种人扎根海南,进行了长达60多年的科研接力。

橡胶树育种的科研接力

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展览馆,老专家吴云通(中)向年轻人讲述团队自主培育橡胶树品种与航空轮胎的历史渊源。张 茂/摄

  1958年,华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前身)迁至海南儋州,加快统筹橡胶树育种工作。同年,23岁的吴云通参与到天然橡胶树引种、筛选和栽培的研究工作中。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吴云通等人选育的橡胶树品种被送到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种植、推广。这不仅推翻了西方学者“北纬15度以北不适合种植橡胶树”的论断,还创造了世界橡胶树种植大面积北移的奇迹。

橡胶树育种的科研接力

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黄华孙(右)带领科研人员查看橡胶树新一代种植材料“体胚苗”的生长情况。张 茂/摄

  1984年,黄华孙大学毕业后加入育种团队。也是从那时起,团队启动了耐寒抗风高产橡胶树品种的选育工作。“其实橡胶树很‘娇气’,对低温、强风敏感。”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黄华孙说。这些年,黄华孙牵头的育种团队培育出8个耐寒抗风高产新品种,均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名录。

橡胶树育种的科研接力

研究员高新生(左)对橡胶树树皮结构进行细胞学观测。张 茂/摄

橡胶树育种的科研接力

夜间,工作人员进行橡胶树早期试割工作。张 茂/摄

  新品种支撑中国植胶区域持续扩大。1983年至今,中国植胶面积从700多万亩扩大到1700多万亩,年产干胶由17.3万吨增加到85.6万吨。如今,新一代科研人员李维国、高新生等人的加入,也为橡胶树育种事业带来了活力。他们将目光瞄准基因编辑、分子标记等新型育种技术,用新质生产力推动橡胶树育种高质量发展。

橡胶树育种的科研接力

科研人员进行橡胶树人工授粉工作。张 茂/摄 

橡胶树育种的科研接力

科研人员对橡胶树种子的多样性进行评估。张 茂/摄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05日 07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