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叶点
“看!我身后这片美丽的红枫林,就在咱张家楼。来这里,轻松拍出大片!”近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三届红枫文化节现场,张家楼街道“乡音文旅推介官”张茂华正用亲切的乡音向网友热情推介。“求定位”“门票多少钱”的弹幕不断刷屏,张茂华耐心解答,顺势带出周边打卡点。这位昔日的种植能手,如今已成了深谙流量密码的“乡亲主播”。
而在张家楼街道画美达尼乡村振兴片区,像张茂华这样的“乡亲主播”已形成强大矩阵效应——有人守候在千亩樱园的盛放期,开启春日直播;有人聚焦蓝莓采摘季,手持挂着白霜的新鲜蓝莓当场试吃测评……他们镜头里的果园实拍、农事劳作等真实场景,吸引了不少追求短途、高频、深度体验的城市客群。
目前,张家楼街道的“乡亲主播”队伍已壮大至近20人,累计发布短视频超500条,全网播放量突破2000万次。“在‘乡亲主播’的带动下,片区的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超30%,帮助2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张家楼街道乡村振兴办负责人刘凤军表示。
随着“乡亲主播”的兴起,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了青岛市首家农村直播电商协会,吸纳村党组织带头人、致富项目领头人、返乡创业新农人等群体,对他们开展统一培训与管理。协会还对线上销售的土特产实施统一质量监测与包装规范。
“大家看,这是我们琅琊鸡产的‘金蛋蛋’,蛋黄饱满,营养丰富……”走进大村镇“金扁担”联农共富直播院落,一场由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的直播实训正在进行。禽之宝琅琊鸡育种有限公司负责人龚相维首次面对镜头,虽略显生涩却充满激情。
在一旁指导的“直播网红书记”王本顺告诉记者,“金扁担”专门带货新区各个镇街的木耳、葡萄、蓝莓等特色农品,联农带农效应日益凸显。
“我们还举办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培训班,重点培训短视频拍摄剪辑、上镜直播实训、品牌运营推广等实用技能。”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科负责人江晖说。
“乡亲主播”的视野并不止于带货。前不久,西海岸新区珠海街道北梁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伟带领村民,仅用一部手机,16天便完成了首部乡村短剧的拍摄。该剧线上播放量已突破2.9亿次。“短剧走红后,许多网友追问剧里的山栗子、野蘑菇在哪能买。”张伟说。
今年以来,西海岸新区大力推动直播带货、农文旅融合、乡村短剧创作等模式协同发展,持续释放数字经济红利。目前已累计开展助农直播640场,培养村党组织书记、回村任职大学生等电商带头人400余人,推动50余种优质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9日 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