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锦绣中华庆双节】
光明日报塔城10月6日电(记者赵明昊、靳昊、孙金行)“刘老师,快来!我要给您表演‘黑走马’(哈萨克族传统舞蹈)”“我专门练了弹唱呢!您听听我的《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唱得好不好”……
中秋夜,早早吃过晚饭,新疆裕民县第二中学教师刘金红一家便被一群孩子喜盈盈地接走了。目的地:锦裕生态公园小广场。他们要参加的,是几年来中秋夜的“保留节目”——师生家长们的“月下联欢”。
被孩子们簇拥着,刘金红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那时,大学刚毕业的她怀着火热梦想,从山东老家来到这座小城,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孩子们清澈而渴望的眼神、各族百姓的淳朴与热情、库鲁斯台草原翠色连天的动人美景,都像磁石一般吸引着她。服务期满,她选择留下,用心血浇灌边疆可爱的幼苗们。
那时的“小刘老师”,还是个爱脸红的姑娘。家长们总争着拉她去家里吃饭。到了中秋节,他们不忍看她孤单单一个人“过团圆”,一商量,有了主意——大家陪她一起过!
于是,就有了第一次“月下联欢”。家长们唱着一曲曲婉转的歌儿,孩子们踏着小鹿般轻捷的步子舞动着、旋转着。她也渐渐放下了拘谨,在悠扬明快的乐曲中跳了起来……
一年年过去,她早已有了自己的小家,学生也换了一茬又一茬。然而,共度中秋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渐渐地,便有更多老师加入。
如水月色下,小广场的石桌上摆满了自家做的奶皮子奶茶、金黄的包尔萨克、红艳艳的大石榴……刘金红带来了一大盒月饼,和大家一起品尝。
“刘老师,谢谢你给娃娃讲习题,他现在越来越有信心了!”维吾尔族小伙儿阿卜杜热哈曼的爸爸喜气洋洋地说。
“孩子说,刘老师最会鼓励人。她一上数学课嘛,高兴得很!”哈萨克族女孩儿迪勒努尔·加那提的妈妈感激地握住刘金红的手。
“老师们像春风一样和煦,像阳光一样温暖,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心里的感谢,用歌声来表达吧!”几名学生站到了小广场中央,深情地唱了起来……
刘金红轻声应和着,秋夜凉意袭人,她心头却是暖意融融。
手机响了,是老母亲从家乡打来的视频电话。她开心地接通,举起手机,把一张张笑脸收入镜头:“妈,您放心,我们的‘合家欢’热闹着呢!”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07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