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老商圈 新消费】
光明日报记者 王冰雅 尚 杰
数十口暖锅依次排开,铜锅咕嘟,蒸汽氤氲,浓郁香气弥漫在古巷的砖瓦之间。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在八坊十三巷举行“烟火河州·暖锅季”活动,吸引着如潮人流。游客在大快朵颐的同时,漫步于民族风情浓郁的巷道间,驻足欣赏刺绣、砖雕、木刻,沉浸于古巷独特的文化氛围中。
八坊十三巷历史悠久,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前些年,临夏市遵循“不拆一间房、不搬迁一户居民”的原则,打造出集民族文化展示、休闲旅游、居民生活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
临夏八坊十三巷夜景。临夏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老街巷留住烟火气
“与其他景区不同,八坊十三巷的居民就住在景区里,所以这里充满生活气息。”八坊十三巷景区综合管理部部长拜真介绍。他从小在八坊十三巷长大,对这里的每一处院落都格外熟悉,也见证了这里从破败到新生的过程。
“八坊十三巷”指由八座清真寺延展出的十三条街巷,是当地群众“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生活方式的体现。八坊十三巷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明清时期达到兴盛,商贾云集、使者不断,成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节点。然而,随着城市扩展,八坊十三巷逐渐凋敝,道路坑洼不平、污水横流,原住居民不得不外出讨生活,这里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自2015年起,临夏市依循“修旧如旧、不拆不迁”的原则,启动实施了八坊十三巷综合保护改造工程项目。经过建筑修复、环境整治,坑洼不平的土路变为青石步道,红水河从臭水沟变成景观河,传统砖雕、院落悉数保留……改造后的八坊十三巷不仅保留了原住居民的生活方式,还成为展示民族文化、非遗技艺和丝路风情的亮丽窗口。
颇有巧思的是,大多数居民将临街的房子改造为铺面,形成“前店后院连家铺”的独特格局。
特产店里,店主马元雄正邀请游客试吃油馃馃。“以前我在兰州做生意,看到家乡变样就回来了。”他将自家老宅改造为二层店面,一楼售卖特产,二楼经营茶馆,家人就居住在宅院中。
“近年来,返乡创业的居民越来越多。许多年轻人重回故里,将传统手艺转化为旅游商品,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拜真笑着说。
近年来,八坊十三巷陆续获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甘肃省示范步行街”等荣誉,成为临夏州闪亮的文旅新名片。
老手艺碰撞新潮流
漫步巷中,砖雕上牡丹与葫芦相映,彩绘门庭与青瓦飞檐相伴,巷道与楼阁比邻,院落与门庭相通,处处流露出幽深错落、古朴雅致的韵味。
大旮巷80号的八坊民俗馆是一处历史底蕴深厚的古建筑,整座庭院融入了回、汉、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在八坊十三巷提升改造过程中,建筑原貌得以完整保存,同时被打造为集民居展示、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文化地标。馆内不仅展陈着八坊居民的生活变迁,还设有商贸历史、民族手工艺等主题展厅,免费向游客开放。
在八坊十三巷,30处四合院和109座古民居被完整保存,成为游客了解临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距离八坊民俗馆不远,浓郁的醋香扑鼻而来。在当地颇有名气的麸子醋店里,店主马玉海的手一刻不闲,忙着封装发往全国各地。
临夏麸子醋酿造技艺是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本地人喜欢,这两年南方的回头客也越来越多。”马玉海一边打包一边说,“有些游客第一次尝过之后,回去继续通过微信下单。”
八坊十三巷堪称当地传统工艺的“大观园”,细腻的砖雕、精巧的蛋雕、厚重的木刻、生动的泥塑、古朴的彩陶、绚丽的刺绣、灵动的葫芦雕刻……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在此汇聚,展现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古巷中还跃动着青春的色彩。沿着红水河,散步大旮巷,目光所及之处,蔷薇姑娘、哪吒敖丙、河州牡丹、“hello临夏”等色彩鲜明的大幅墙绘令人目不暇接,与古朴雅致的街巷相映成趣。这些充满创意的墙绘出自兰州大学学生志愿者之手,他们将现代艺术创意与古巷传统风貌巧妙融合,为历史街区注入了鲜活的艺术气息,也为当地增加了“打卡”新地标。
演艺激活夜经济
傍晚时分,八坊十三巷的游人渐渐密集。璀璨灯光次第亮起,古巷在灯影与花卉装点下如梦如幻。沿街餐厅座无虚席,烟火气中涌动着消费活力。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大型沉浸式剧游《花开临夏五千年》开演了。身着民族服饰的少女手拿盖碗,跳着灵动的舞蹈;伙计们支起大锅,热情叫卖……现场观众跟随演员的脚步,仿佛穿越回茶马互市的年代。
“演出充分利用八坊十三巷的空间格局,设计9个演出点位,每个点位融入临夏文化元素,以及大禹治水、文成公主进藏等历史传说,创新结合本土‘花儿’演唱,让观众在愉悦的氛围中沉浸式感受临夏文化。”临夏市文旅局副局长海丽介绍。
现场熙熙攘攘,凤林驿茶餐厅负责人王芳忙得不可开交。“演出带来了火爆人气,很多游客提前来店里喝茶候场。今年旺季几乎天天满座,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座位提前几天就订满了。”她笑容满面地说,“今年从‘五一’假期忙到现在,虽然累,但心里是真高兴!”
此外,运营公司还推出“李白对诗”、驻场演唱等一系列常态化演艺活动,丰富八坊十三巷的演出形式,增强游览体验,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凭借八坊十三巷的强大吸引力,临夏市从过往兰州到甘南的‘过路站’变为旅游目的地。不少游客专程为古巷夜景而来,愿意住下来、慢下来。”海丽说。截至10月8日,八坊十三巷今年已接待游客超452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8亿元,同比增长18.1%。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4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