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这些暖心故事134】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晓甫
“咚咚咚……”村支书任纪周敲了敲院门,见无人答应,便推门往里走。庭院一角,任江华正蹲在玉米堆前发呆。
“江华,你家玉米多少斤,找到出路了吗?”任纪周问。
“问了好几个烘干塔点,嫌量小,都不愿接呀……”任江华眉头紧锁,连声叹气。
河南省临颍县王岗镇吕庄村,连阴雨已淅淅沥沥下了半个月。村里不少人家刚掰回的玉米还都堆在那里,若不及时烘干,就会发生霉变。可自己联系烘干塔,都因为量小被拒绝。
“得把大家的量都拢起来,47户人家,约莫有10万斤玉米呢!”任纪周一大早揣上笔记本,开始挨家挨户登记。到了下午,走出最后一家农户的门,任纪周踩着泥水就往镇政府跑。
镇政府干部张杰拿起电话联系了几个烘干塔,但都在满负荷运转。“老任,你莫慌,咱们一起想想法子。”终于,打听到承差桥村新建了一座日烘干量50吨的烘干塔。
“乡亲们辛辛苦苦忙了大半年,咱不能让丰收打了折扣。我们腾出个车间,今晚加个通宵班。”电话打过去,烘干塔负责人回答得很干脆。
好消息传来,吕庄村一下热闹起来,聚齐了12辆三轮车、3台拖拉机,组成“抢烘车队”。党员志愿者披着雨衣,带头把一袋袋玉米扛上车,车灯照亮了大半个村庄。
等满载的车队驶抵烘干塔,在此等候的承差桥村党员们纷纷伸出援手,有的帮着卸车,有的搬运粮袋,有的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烧起姜茶……
机器运转起来了,湿玉米在塔罐里慢慢变得金黄……
征集邮箱:nuanxingushi@126.com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7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