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慧
青灰色的民国风建筑间挤满了熙攘的人群,天幕下的灯串映衬着游客的笑脸,龙嘴大铜壶冲出的茶汤香气萦绕街巷……国庆假期,河北唐山建国里文旅街区正式开街。这条承载了唐山百年记忆的老街,摇身蝶变为洋溢着唐山“老味道”和现代摩登气息的新街区,成为京津冀文旅消费新地标。
时光倒回百余年前,建国里曾是名为“粮市街”的商业核心区。唐山这座城市因煤而生,这里是煤矿工人往返矿井和居住区的必经之地,粮商云集、货栈林立,算盘声与吆喝声交织出市井繁华。在老唐山人眼中,这里曾承载着“扯块花布做新衣”“年节囤货赶大集”的生活记忆。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重心转移与新型商业模式冲击,老街渐渐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建筑墙面也大多斑驳。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唐山将“建国里改造项目”列为首个试点工程,要让百年老街重焕生机。
“我们要做的不是‘推倒重来’,而是‘修旧如旧’地守护历史肌理,让老建筑会‘说话’,让老记忆能‘触摸’。”唐山市路南区城市建设指挥专班负责人李刚说,建国里改造项目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非单纯的商业升级。改造过程中,面对15栋砖混结构建筑,施工团队摒弃大规模拆除做法,采用静力拆除、差异化加固等技术。5.5万平方米的改造面积里,每一处细节都在呼应历史——圆弧窗的复古形制、八角楼的独特轮廓保留了岁月痕迹,临街的橱窗设计复刻了旧时的商铺风貌,就连新增的天幕钢结构大伞也以简约线条融入民国风建筑群,避免喧宾夺主。
文化的传承,更在于生活气息的延续。80后张然带着“小山茶汤”入驻街区,6平方米的小店前,龙嘴大铜壶冒着热气,木勺搅动茶汤的声响与老唐山人记忆里“粮市街”的热闹场景重叠;在一家老上海国货店旁,黑白电视机、老式钟表等老物件整齐陈列,不少市民带着孩子驻足,讲述“当年凭票购物”的往事。
夜幕降临,暖黄色灯带勾勒出建筑的典雅轮廓,天幕下的彩色灯串与民国建筑相映成趣,市民王倩带着孩子漫步其中:“白天看老物件了解历史,晚上赏夜景感受氛围,这里不仅是逛街的地方,更是了解唐山文化的‘活课堂’。”
“历史印记是城市的精神财富,让文化从记忆变为体验,才能真正激活城市的文化自信与发展动能。”唐山市路南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孟祥中表示。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1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