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光明日报通讯员 秦宇杭
近日,义乌第六代市场核心标志项目——全球数贸中心正式开业运营,标志着义乌市场完成新一轮迭代升级,开启从传统贸易模式向数字贸易生态跃升的新进程。
40多年来,从马路市场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市场六易其址、历经13次扩建,培育了全国县域最多的120多万市场主体,成交额连续33年居全国专业市场榜首。2024年,义乌外贸出口额达5889亿元。
如果说前五代市场完成了从“集市”到“商城”的跨越,第六代市场则以数字贸易为核心。这座于2022年启动建设、面积达125万平方米、与第五代市场一路之隔的商贸新地标的启用,宣告义乌在“人、货、场、链”四大贸易要素上完成质的飞跃,开启从传统贸易向数字贸易生态跃升的6.0版本,涵盖时尚珠宝、创意潮玩、智能装备等8个新兴行业。新市场中,“商二代”“创二代”“新生代”经营主体占比超过一半,自主品牌商户达57%,场外新增经营主体超过60%,呈现出年轻化、品牌化、智能化的新气象。
走进全球数贸中心,扑面而来的不是喧闹的叫卖声,而是跳动的光影与数据流。AI机器人巡逻、智慧导购屏闪烁,科技的脉搏在这座市场的每一个角落跃动。新市场创造性构建了“1+3+N”数贸生态:1个集数贸展示、数据交易、新品发布于一体的高能级数贸港,Chinagoods、智捷元港、义支付3大核心平台,搭配N项数字赋能场景,推动数字贸易服务更优、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13项AI应用覆盖设计、生产、营销等6大领域,全球贸易热力图、市场指数等数据交易平台实时运转,彻底颠覆了传统生意的逻辑。”义乌商城集团董事长陈德占说。
开业当天,3700多户“新摊主”开门迎客,场面热烈而有序。AI导航导购屏闪烁指引,采购商一句语音指令即可精准找到商铺;“小商AI视创”工作台上,商户对着镜头说“12345”,系统便能生成多语种产品宣传视频,数分钟后即可全球投放;珠宝展厅里,AI设计系统高速生成银饰新品草图,年轻设计师们边审图边调整参数。“过去一周才能出一个新品,现在一天能出5款。”时尚珠宝行业从业者曹凡玥笑着说,“AI成了我们的‘第二双手’。”
与此同时,数字基础设施也在全面铺开。“Chinagoods”平台提供一站式“关汇税、运仓融”服务,打通贸易全链路;“义支付”平台让全球收付“即点即达”;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以“两仓一线”模式联通国内外仓储与物流专线,构建起“世界货、义乌拼、发全球”的贸易优势,为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打开低成本、高效率、广半径的全球商路。
作为开业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万名外商进市场”活动吸引了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参会。智能灯具行业从业者任泽铭,在义乌市场深耕了20年,他介绍,以往与外商谈生意总需要配备英文翻译,有时还得反复确认词义。如今,在AI实时翻译系统的帮助下,语言不再是障碍。
“今天和一位乌兹别克斯坦客户现场对接,通过AI翻译,实现了无缝交流,十几分钟就敲定了一笔新订单。”任泽铭笑着举起手机展示,“这不仅是市场的升级,更是我们小企业的机遇。AI让产品更智能,也让做生意变得更方便。”
如今的义乌市场,再次以数字化为笔,绘就全球商贸新图景。AI设计、智能拍摄、具身机器人、跨境支付……这些技术已成为市场日常运营的一部分。群核科技的“酷家乐棚拍”项目让商户一分钟即可生成上百种虚拟展示场景,彻底告别白底图和单调构图;夜间,“云深处”的四足机器人代替安全员巡场,确保市场更加高效安全。
“全球数贸中心的启用,标志着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迈入‘数智驱动、全域协同’的新时代。”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商务部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领导小组成员朱勇毅表示,以数字化打通贸易堵点的“世界超市”6.0版本,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多实践样本。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0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