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我的进博故事】
期待更多人走进中国了解中国
讲述人:上海师范大学在读留学生 马天乐
我的中文名字叫马天乐,来自北美加勒比岛国多米尼克。我的家乡很小很美丽,我对有着古老文明的泱泱大国——中国,很向往。
我和中国的缘分,早在我的两位哥哥来中国求学时就已经萌芽。他们那些关于中国文化、友善人民的讲述,让我在心里勾勒出“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中国模样。来中国看看,就成为梦想在我心里扎了根。接到上海师范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时,我感受到的是梦想成真的激动。
生活之余,上海弄堂里的烟火气、城市的包容温暖,让我十分亲切。上海师范大学成了我的“第二个家”。在这里,我不仅学到知识,还交到许多朋友,身边每一个可爱的人,都让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份来自城市与校园的温暖,坚定了我要为中外交流贡献力量的想法。于是我主动报名成为进博会志愿者。
本次进博会,上海师范大学共有81名“小叶子”,我们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在不同的背景下成长,却带着同样的热忱与担当,立志在进博舞台上演绎多样风采。
进博会开幕那天,全球目光汇聚于此,我也正式走上了志愿服务的岗位。作为新闻媒体组的一名向导,主要负责协助国际沟通与协调工作。上岗的第一天,看着场馆内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采购商和参观者络绎不绝,耳边交织着不同语言的交流声,我瞬间被这份国际化的氛围感染,参与如此高规格的国际盛会,心中的责任感与兴奋感油然而生。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除了为来访的记者提供引导服务,我还在中文与英文之间灵活切换完成翻译工作。当有参观者来到斐济、多米尼克等地的展位时,我会主动上前提供协助,帮助他们了解展品特色与合作信息。在协助国际团队的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沟通技巧和跨文化理解能力,也变得更加自信从容。
能站在这样重要的全球舞台上,同时代表我的大学和我的国家,我深感自豪。我也立志通过积极学习、观察并分享关于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想法,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我要以国际使者的身份讲好中国故事,希望更多人能像我一样,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光明日报记者孟歆迪、颜维琦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9日 0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