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中国支持非洲追求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工业化”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中国支持非洲追求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工业化”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12 05: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驻亚的斯亚贝巴记者 冯源

  11月6日,中国驻非盟使团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办“中国支持非洲工业化:促进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中国驻非盟使团、非盟委员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高级别代表,中非政府官员、学者、多国使节、企业代表等约150人参会。

  “将非洲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增长引擎,对于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繁荣至关重要。”中国驻非盟使团团长蒋烽大使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阐明了推进公平、公正现代化的愿景,公布了“十大伙伴行动”,强调以人为本、包容多样、生态友好等原则。中国支持非洲追求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工业化,并将推进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中国参与建设的肯尼亚蒙内铁路、尼日利亚莱基港和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等标志性项目帮助缓解了能源贫困和基础设施瓶颈问题。

  非盟委员会基础设施与能源委员马塔博赫指出,本次研讨会体现了中方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深化非中合作的努力,对于非洲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气候友好型产业实践具有推动作用。中方的努力与非盟《2063年议程》紧密契合。马塔博赫呼吁非中加强合作,聚焦推进新能源和绿色技术等涉及工业转型的关键领域,促成建立非洲绿色技术卓越中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埃塞俄比亚经济顾问扎法尔表示,将调动气候资金,促进非洲气候治理创新,并敦促所有利益攸关方利用非洲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他指出,目前仍有超过6亿非洲人无法获得电力,中方的努力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加速非洲大陆实现能源转型的使命相一致。中国极大改变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格局,对风能和太阳能技术的投资已显著降低了成本。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埃塞俄比亚的三方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包括安装太阳能灌溉系统和垃圾发电厂。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埃塞俄比亚次区域办事处代表兼主任、非盟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特别代表卡格博以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快速转型和脱贫致富为例,强调非洲应该遵循类似的道路以实现工业增长。他指出能源贫困仍然是非洲工业进步面临的一大障碍,呼吁对能源解决方案展开更广泛的讨论,包括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

  据介绍,在推动非洲实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上,中国企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10月8日,由中国能建承建的西非在建最大生物质电站——科特迪瓦必欧雅46兆瓦生物质电站项目一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一次成功。作为西非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和民生工程,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业废弃物,每年可生产348GWh的清洁电力,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将有效缓解当地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6月30日,中国能建承建的埃及单体最大储能项目——康翁波500兆瓦光伏扩建300兆瓦时储能项目投入商业运行。该项目作为北非首个公用事业级大型储能项目,投产后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5万吨,可保障约50万户居民稳定用电。

  中国还通过南南合作框架下的技术转移为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重要途径。“中国—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三方南南合作项目”支持埃塞俄比亚制定了能源发展计划,建立了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示范点,实现了可再生能源领域先进技术与经验的共享,探索了解决能源贫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

  (光明日报亚的斯亚贝巴11月11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2日 12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