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应该把握哪些主要原则?如何推动《意见》加快落地见效?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
“场景,可以理解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创新性应用的具体情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吹风会上说,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巨大的人口规模,这带来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场景已成为关键的创新资源。可以说,场景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现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综合性创新载体。
《意见》明确了场景培育和开放的主要领域,以及场景开放的主要路径,提出了促进场景开放和公平高效配置的主要举措。
李春临表示,要坚持创新引领、改革推动、因地制宜、安全有序、系统推进、融合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围绕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组织实施若干重大项目,及时跟踪评估场景培育和开放效果,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
“场景对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说,将加速推动“5G+”“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北斗+”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培育。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着力做好场景创新、开放共享、供需对接,遴选一批标志性、创新性、适用性强的新技术新产品,挖掘开发一批潜力大、效益强、价值高的新场景,培育一批场景创新促进机构,举办系列供需对接活动,打造供需对接平台,以场景应用牵引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部七司负责人陈宏生认为,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离不开前沿技术驱动,前沿技术突破及其成果转化会不断催生出新领域新赛道的应用场景,支撑应用场景优化,推动场景跨行业跨领域融合。新场景大规模应用,也将为技术攻关指明方向,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实战的“训练场”。
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前沿技术突破及其成果转化引领驱动重大场景培育和开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形成“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的快速迭代创新机制。加快重大前沿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支撑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负责人桂刚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与有关部门共同推动中央企业落实好《意见》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高价值场景供给,拓宽场景开放广度深度,提升场景应用保障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欢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经营主体融入场景建设,与中央企业在技术、产业、人才等一系列环节深化合作,共同承担重大项目,共同开展科技攻关。
“我们坚信,在各类经营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场景资源必将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沃土’,助力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桂刚说。
广东省发改委主任艾学峰介绍,广东将发布新一批场景清单和典型案例,分领域、分地区举办“N”场供需对接活动。在全空间无人体系、深海资源开发、智能制造等领域拓展重大应用场景。更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的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市场化运作的场景中心,上线“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为企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搭建桥梁、释放机会。
安徽省发改委主任陈军表示,安徽将制定专项政策,构建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聚焦低空经济、量子信息、人工智能、聚变能源等领域组建场景实验室,打造一批引领性、标志性的“超级场景”。联合沪苏浙在长三角共同开放跨区域、跨领域的综合性重大场景,营造开放协同的场景创新生态。推进场景培育开放和要素创新配置,以系统化要素保障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安徽场景”加速迭代。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1日 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