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十五五”我所思·我所盼】
让火箭“心脏”更强劲
讲述人:航天科技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大国工匠” 何小虎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投身航天事业15年来,我就像医生做手术一般,要求自己在加工零部件时心要静、手要稳。我深知,自己挥出的每一刀,都关乎火箭的“健康”,半点也马虎不得。
还记得,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我们研发加工的离心式喷嘴发挥了重要作用。
喷嘴的传统加工工序繁多,合格率很低。为了改进生产工序,两年时间里,我和团队成员反复分析讨论,一有灵感就往车间里钻。经过上百次尝试,我们将传统钻削改为铣削,在直径0.05毫米的空间里实行三轴联动加工,不但精度完全达标,还将产品的一次合格率提升到99.9%,每年节省成本上千万元。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我的感受就8个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展望“十五五”,我期待中国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取得新突破。作为产业工人,我们不仅要提升加工产品的技能,还要具备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能力。面对深空探测等重大任务,我和团队更要全力以赴,加强关键工艺技术攻关,并联合科研机构研发人工智能辅助加工系统,借助智能化制造手段,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的制造质量和效率。
当下,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层出不穷,研发大国重器需要一大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踊跃投身。我期待国家建立更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让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青年人才加入产业工人大军。
(光明日报记者任欢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0日 0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