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光明日报通讯员 钟欢欢
深圳蛇口保税物流园区内,满载货物的卡车在仓库月台前有序排队,工人们正通过手持设备快速扫描入库。而在园区内的海关指挥室,电子大屏上光点闪烁,数据如织,实时勾勒着园区内每一票货物的流转轨迹。
“过去海关监管主要是‘事后监管’。”招商局保税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保税”)关务总监陈军解释道,“比如我们采用账册管理,海关通常是在周期末集中核销时,才来核对实际库存与账册数据是否一致。那时候再追溯某一票货物差异的原因,非常困难。”
如今,作为深圳海关2025年ERP智能化联网监管平台在前海综合保税区对接的试点企业,招商保税正经历一场根本性的变化。企业将报关数据、仓库进出存记录甚至原始订单信息,全量、实时地对接到海关系统。“系统会自动比对报关数据和仓库理货数据,哪怕是小数点后的微小差异,也会实时触发预警。”陈军进一步解释,这种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流程管理”,能够让企业的内部管理变得更规范、更精细、更及时。
对企业而言,海关的智能化联网监管改革带来的最直观感受是效率的全面提升。目前,深圳关区ERP已累计对接企业151家,其中全量直联模式对接的8家企业,通关、核销时间压缩60%。
在货物高效通关的同时,旅客的通关体验也在发生质的飞跃。在深圳湾口岸,守法旅客如今普遍体验着“秒级过境”的便捷。便捷背后,是以人为服务核心的非贸智控平台通过打通邮递、快件、跨境电商、旅检、免税店等全领域数据,将传统“大海捞针”式的普遍监管,转变为基于风险管理、数据驱动的精准管控,实现了对绝大多数守法旅客的“无感通关”,同时对高风险目标实施精准拦截。
“在守牢国门安全的同时,显著提升了通关效率。”深圳海关风险防控分局风险分析三科副科长何熙介绍,“试点数据显示,快件企业的单证审核时间平均节省了30%,整体通关效率提升了约15%,这证明我们在‘管得住’与‘通得快’之间找到了更优的平衡点。”
而作为“智慧大脑”的合成管控中心,整合内外多方数据,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指标体系,依托合成管控平台开展关联分析和智能预警,推动监管由“监测运行”向“实时管控”跃升。海关人工排查量大幅减少,异常处置时效性和精准度显著提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以数据透明守安全底线,以科技赋能破监管难题。我们正在大力培树以‘守正创新、追求卓越’为核心内涵的深圳海关风尚,引导激励大家以卓越之姿争取一流实绩。”深圳海关关长郑巨刚说。
从“管得住”到“通得快”,是一场监管能力的升级;而从“通得快”到“治理优”,则是一场系统性的卓越追求。在这场变革中,一个更加智慧、更具韧性的国际贸易枢纽已然形成。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0日 0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