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杨桐彤 光明日报通讯员 畅诗瑶
在深圳务工的外卖骑手郑金(化名),不久前在跑单骑行电动车时,电动车突然爆燃,郑金被严重烧伤,后被送往医院治疗。经过3天的手术治疗,郑金虽被抢救过来,但前前后后上百万元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普通家庭陷入困境。
然而,仅仅一周后,事情迎来转机:深圳市总工会、龙华区总工会在得知相关情况后,很快为郑金送去了10万元的“深工守护”预付保障金,并号召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在多方努力下,百万元治疗费全部筹集到位。“工会的帮助太及时了,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郑金的父亲感激地说。
记者了解到,“深工守护”综合保障服务项目,是深圳市总工会围绕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客车司机、网约货车司机、家政服务人员五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建筑劳务工人、市政环卫工人等基层一线职工创新打造的民生公益项目,为深圳全市140多万名相应群体劳动者织起一张应对意外风险和重大疾病的“生命守护网”。
其中,“E路守护”子项目覆盖全市约62万名快递员、外卖员、网约客车司机和网约货车司机,以无记名投保的形式为其赠送互助保障计划和专属商业保险。4年来,深圳市总工会通过“E路守护”,已为4515名因疾病、意外事故面临困难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去7452.56万元的关爱保障。
“法律援助暖人心”——不久前,一面印有烫金大字的锦旗,被送到广州市总工会员村工人文化宫法律服务中心,这是职工姚慧(化名)最诚挚的“告白”。
原来,姚慧此前入职广州某企业,在顺利通过试用期后,该企业突然单方面延长试用期,数月后,姚慧又收到解约通知。迷茫的姚慧选择申请劳动仲裁并向当地工会寻求法律援助。得知情况后,广州市总工会员村工人文化宫法律服务中心派出工会律师介入。在工会律师据理力争下,该企业最终与姚慧达成调解协议,向姚慧支付经济补偿9000元。
姚慧的故事是广东省全面推进“仲裁+工会”三方联合调解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为营造劳动领域良好法治氛围,广东省总工会组建广东工会律师团,1500多名工会律师担任近2500家非公企业工会法律顾问,2024年为职工解答法律咨询超6万人次,调解劳动争议3万多宗;打造12351广东省总工会服务职工热线品牌,设立专业律师和客服为全省职工提供全天全年无休的维权服务,2025年1至10月共接听职工来电18万通,为5106名职工追回合法权益金额5464万元;同时,广泛开展普法活动,采取主题宣传、法律咨询、送法进企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企业依法经营和职工依法维权的法治意识。
广东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广大职工做好维权服务是广东省总工会的职责所在。今后,广东省总工会将突出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异地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权益维护工作,坚持主动作为,以专业服务为职工排忧解难,为广大劳动者精准解忧、贴心护航。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0日 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