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科学家发现5.4亿年前“化石宝库”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科学家发现5.4亿年前“化石宝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21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科学家发现5.4亿年前“化石宝库”

为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提供关键证据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王美莹)20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沈树忠院士团队的侯金波博士等人记录了湖北省通山县一处距今约5.4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化石宝库,并将其命名为“通山特异埋藏化石库”。该发现是继云南澄江生物群之后我国古生物学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为理解地球早期动物演化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前奏提供了关键化石证据。

  研究团队在埃迪卡拉纪晚期(距今约5.4亿年)的细粒泥岩和页岩中发现一类名为“叶状类生物”的化石,它们以布尔吉斯页岩型的方式被精美地保存下来。这类保存方式以呈现生物软组织细节著称,此前多见于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化石群及中国云南澄江生物群。“通山化石库中的叶状类生物保留了清晰的三维分枝结构,该发现还首次实现将埃迪卡拉纪的软体生物与寒武纪化石群置于同一保存模式下进行直接比较,对厘清两者演化联系具有里程碑意义。”侯金波说。

  除叶状类生物外,该化石库还包含丰富的藻类及多种早期疑似动物化石。其中,八臂仙母虫在更年轻地层中的发现,延长了其化石记录,修正了以往认为它“消失”的观点,揭示了该生物可能因埋藏条件限制而在其他地区缺乏记录。

  研究表明,这批精美化石形成于风暴浪基面以下的深水、缺氧环境。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化石中富含碳、铁和磷等元素,印证了典型的布尔吉斯页岩型埋藏机制。根据最新高精度锆石年代学测定,通山化石库的年龄为5.4374亿年前(误差不超过87万年),属于埃迪卡拉纪向寒武纪过渡的关键时期。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1日 08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