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让技能人才更多更能㉒】
精准培养适配地方的“新匠人”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马广
光明日报记者 王轩尧、陆健采访整理
近年来,我们紧扣义乌“以贸带工、以工促贸、贸工联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聚焦区域重点产业、特色产业等技能人才需求,做优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商贸类专业,做强大数据技术等工科类专业,精准化培养适配地方的“新义商”“新匠人”,培养“留得住、用得好”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
为了深化产教融合,我们建立了供需精准对接机制。我们联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编制人才需求报告,搭建县域产业人才需求监测平台。我们还落实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精准对接当地产业升级需求。
为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我们将“专业融入产业中、课堂搬进市场里”。“政校园行企”多方协同,实体化运行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全国数字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第六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等产教融合育人载体;建设产教数字化平台,目前已入驻企业300余家,落地需求42项。我们还将车间融入课堂,深化与卧龙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联合开展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实现教学与生产线深度匹配,获评教育部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
义乌作为电商先行先试的桥头堡,有很多电商的新业态、新平台。我们筹建了独立运行的创业学院,设有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等4个专业,创业园内注册企业超2000家。数据显示,毕业生3年后创业率提升至30%以上,实现了技能培养的长效性。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5日 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