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厦门思明:“近邻社区”托举幸福生活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厦门思明:“近邻社区”托举幸福生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25 03: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马跃华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以“居民与居民近邻互助、居民与组织近邻守护、组织与组织近邻共建”为核心,探索实践近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思明区“打造‘近邻社区’促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经验入选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思明区优化全区688个网格,统筹推动各项业务融入“一张网”。全覆盖组建965个网格(小区)党支部,推动524名党员网格员下沉担任支委,提升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力。

  在此基础上,思明区鹭江新城小区还从小区党员志愿者、在职及退休党员干部中选拔党员楼栋长。党员楼栋长要具备“三好一高”能力,即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好、邻里关系好,群众工作水平高,为小区治理注入更多的红色力量。

  鹭江新城小区电梯改造之初,面对资金收集难、居民配合度不高等难题,有50多年党龄的社区居民万细玉毛遂自荐担任6号楼楼长,组建楼栋微信群并发动5名热心业主一起做邻居的工作,仅用7天就完成众筹。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顺势提出采用“居民支持一点+小区公共收益出一点”的方式,推动小区老旧设施的持续更新。经过合力共治,目前鹭江新城小区已完成15部电梯改造。

  “能尽自己所能让老小区‘新’起来,心里都是热乎的。”陈维民说。陈维民是一位退休工程师,他因将专业特长融入滨中社区海燕新村小区改造而成为小区里的“明星”。他设计的漏斗式垃圾桶,不仅让垃圾投放精准不落地,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参与规划的鱼骨式停车位,巧妙利用闲置空间,为小区新增20多个车位。

  在推动基层治理中,滨中社区党委发现小区里“熟人多”就是“宝藏”。当社区开始从居民里挖掘达人,一批技术专家、热心老党员主动站出来为小区服务。如今,陈维民的“创新工作室”已成为小区能人发挥作用的平台。

  思明区还建成“智慧近邻”平台,推动322个党群服务阵地在线预约导航,上线近邻调解、法律咨询、健康服务等186个在线工作室,累计发布近邻服务、活动、岗位1.99万个,平台关注数超26万人次,1.7万名党员干部、居民达人加入“近邻人才库”,参与近邻互助。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5日 04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