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0年12月2日下午,西直街社区教室座无虚席,一堂题为“释放《论语》信仰力量 活出积极乐观人生”的党课正在此进行。现场来了100多位党员,年纪最大的已有95岁高龄。他们与主讲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圣贤文化育建幸福家庭”工作室领衔人许西惠积极互动,气氛热烈。
事实上,许西惠还有另一重身份——常州机电学院民建支部主委。“不论是党员还是党外人士,我们都应该坚定自己的信仰。”课上,她也分享着自己关于“信仰”的体悟。
在常州机电学院,“圣贤文化育建幸福家庭”工作室是一块“金字招牌”。自2015年成立以来,工作室不断集聚学校和地方社会统战资源,打造了一支高水平教学讲学团队。18名团队成员来自政府、学校、企业、社区,由党员、民主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共同组成,致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导师生、社区群众、企事业单位员工坚定文化自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据统计,工作室现已开发课程51门,开展省市级各类课题研究8项,建设家风家训推广指导中心1个,政、社、校共建书院2个,成立教育联盟3个、学习共同体5个、社区教育基地7个,开展课程讲座500余场,覆盖常州市100多个乡镇、社区、企业、学校,受众逾万人。2018年以来,工作室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社会教育名师工作室”“江苏省首批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
每周,工作室领衔人许西惠都要在学校、企业、社区等地来回奔波,在老师、主讲人、自媒体人等身份间切换自如。在学校,像她这样热心肠的民主党派、党外人士还有很多,大家拧成一股绳,积极借助各方资源,共同为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社会事业发展发挥才智。
“我校围绕‘凝聚人心、发挥才智、服务发展’理念,开展一次党外知识分子座谈会、一次国情社情考察调研等‘八个一’系列活动,促进大家对同心同向的认知。民主党派成员、党外知识分子在教代会、学术委员会以及教学委员会等组织中均占一定的比例,参与学院有关管理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审议和评议。”刘贤锋说。近年来,常州市人大代表、民盟常州机电支部主委朱葛俊向市人大提出多项建议,党外人士向学院教代会提出议案20余项。
此外,学院还创新性实践“党委出题、党派调研,重点攻关”的工作机制,根据学院中心工作、改革发展中的难点或教职工关心的热点,列出若千项目,通过课题立项、项目管理的方式,交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各党外人士主动参与,不断提高参与学院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效率、质量和水平。据悉,这在常州高校统战工作中尚属首例。今年,该校党外代表人士已完成校内专题调研、省市级课题、国际合作与交流重要攻关项目62个。(卞证 孙晓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