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之滨有群上海来的治水人
——记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
光明日报记者 任维东
苍山之上,蓝天里飘浮着大朵大朵的白云,宽阔的洱海水面偶有飞鸟掠过,见不到一只船影,秋阳下,正午时分的古生村安静极了。村口,距洱海只有数十米远的一个湖湾水体生境污染控制及改善示范工程围栏内,有两位村民穿着雨靴,正在清理池中杂草与污染物。
这是9月4日中午的一点钟。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汉子走了进来。他叫王欣泽,是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的院长、研究员,来这检查这个由他主持兴建,2017年投产的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转情况。
已经在大理工作了十多年,数不清来了多少次的他边看边向负责现场管理的小沈了解情况。当确信一切正常后,王欣泽那早已被高原阳光晒黑的脸庞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上海交大是因为洱海而与云南大理深度结缘的。最初,是交大环境学院的老教授孔海南和他的团队来大理开展洱海治理保护研究项目。2007年,从法国进行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博士后研究归来的王欣泽,也欣然加入了这个行列。
一开始,这里的工作生活条件与上海相比还是很艰苦的。
已在大理成家,追随老师搞环保多年的博士生沈剑告诉记者:“我2010年来的时候,还是与老师、同学十多个人一起租农民的房子住,人生第一次被跳蚤咬,洗澡要轮流排队。”
大家都清楚地记得,在洱海项目启动时,当时58岁的孔海南,患有房颤型心脏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本不适合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原现场工作。但他毅然坚持做了项目的负责人,大部分时间都扎在了大理。为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病概率,他自己做低盐清淡的三餐饮食;随身带有心脏节律监视器与袖珍心电图机。后来,洱海项目进入验收阶段,他的心脏病多次发作,但他一直坚持到项目验收结束才回上海进行了两次较大的心脏手术。
2009年,王欣泽成为“十一五”水专项洱海项目第三课题组负责人和核心研究员,在他及其团队的艰苦努力下,上海交通大学的洱海研究基地因陋就简,从无到有。至今形成了60余项专利技术,他提出的关于洱海保护建议与措施很多已被大理州采纳应用,为洱海保护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撑。
在孔海南和王欣泽等的带领示范下,十多年来,上交大治水人克服重重困难,在大理扑下身子,与当地各族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走遍了洱海周边地区,积极参与洱海保护攻坚战,完成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洱海保护与治理等数十项重要研究工作,成果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和2018年,大理州政府连续授予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洱海保护治理先进集体”称号,王欣泽也成了“2019年大理最美环保人”。
为了更好地服务云南,扎根边疆,依托洱海项目团队,2014年4月,上海交大与大理州政府创新机制,合作共建了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研究院成立后,与大理的联系就更紧密了。上海交大的书记、校长等主要领导都多次来院调研指导,并让研究院在重点治水的同时积极参加到当地的脱贫攻坚战中。
“我们王欣泽院长还到大理州的贫困县挂职,当了两年副县长呢。”研究院办公室的一位李老师对记者说。
原来,早在2013年,上海交大就承担了对大理州贫困县洱源县的定点帮扶,将专家工作站设到田间地头和当地企业中,用科技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作为上海交大与定点帮扶县的桥梁纽带,2013年至今,研究院协助上交大累计为洱源县免费救治55名先心病患儿,培训医疗人才521人次;共投入中小学教学基础设施费510万元,每年共有180名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到交大受训或在当地接受远程指导,65名贫困中小学生接受了一对一帮扶;共培训技术人才1500人次。
研究院还兼顾其他领域,坚持主动融入和服务,在民族文化、民族医药、民族手工艺产品的挖掘上进行了多方面探索,提出利用茶马古道概念整合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形成独有的文化景观群落的构想;开展“大理学”探索研究;进行“青梅”与“铁皮石斛”衍生产品研发;编写完成了《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银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时至今日,研究院已经发展成拥有院士、博导、博士、硕士、本科生等专兼职行政和专业技术人员83人,采取研究院、大学科技园、产业化基地为一体的“三合一”运行模式。
这个最初以治水为本的科研团队,如今大大拓展了研究的范围。结合云南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院已设立了若干专项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已启动高原湖泊污染防控、新能源汽车、民族医药、民族文化等八个研究中心的建设。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4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