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5-16 06: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论坛

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光明日报记者 曹元龙 方莉

  “傲慢与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秉持包容精神,才可能实现文明和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说。

  “对待经济全球化不能因噎废食,造成文化的隔绝与孤立。”亚洲合作对话秘书长班迪·林沙军认为,“我们应该实施战略性的交流合作规划,寻找本地文化与全球主流文化之间的平衡。”

  “我们完全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有关加强亚洲文明对话的主张。此次会议就是一次加强文明互鉴互学、构架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实践。”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运动主席阿克马尔·伯克哈诺夫表示。

  不同的语言表达,相通的观点内核,象征着一种共识的达成。5月15日下午,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论坛上,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日本、泰国等国的代表相继登台,向会场内的200余位中外嘉宾阐述他们眼中的文明观。与会嘉宾赞赏中国所提出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认为这一文明观为国际社会树立了规范,这有助于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不同领域的专家结合各自专业背景,给出了殊途同归的解读。

  在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鲁卡·马里安·斯卡兰提诺看来,一切事物都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我们需要充分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应该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把各种文明放到更广阔的天地中来看待,促进不同文明更加和谐地生存与发展。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大木康认为,只有抱着相互学习的姿态,才能有相互尊重、互相理解的文化交流,这是不同国家和人民间建立友谊的基础。

  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尹沧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举行的“亚洲文明联展(艺术展):大道融通——亚洲艺术作品展”展出了来自巴基斯坦、俄罗斯等41个国家的百余件作品,生动诠释了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取得了美美与共的效果。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一带一路”是一条文明之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班迪·林沙军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会加强经济和贸易的联系,更会促进区域的和谐与协同发展,推动知识与创新的交流。“一带一路”正在加深人类文明之间的互动,同时塑造着亚洲的独特性。我们要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其他区域和次区域平台加强对接,促进文明之间产生更多的文化互动。

  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校长桑加·白嘎力赛罕是一位行动派。他介绍,从2008年开始,他们已经与中国呼和浩特、洛阳、北京等地的研究机构和高校开展文化、旅游、考古等方面的学术合作,共同出版和发表了数十部专著和文章,现在这项工作还在继续当中。他希望这些联合研究进一步取得丰硕成果,以推动两国文明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进而推动亚洲文明的对话。

  正如谢伏瞻在致辞中所指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楼大厦,建立在文明互学互鉴的地基之上。在这个伟大进程中,我们要推动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前进,扎实构筑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每一个台阶。

  (光明日报北京5月15日电)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6日 1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