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缅甸震后50小时 与时间赛跑的中国救援力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缅甸震后50小时 与时间赛跑的中国救援力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3-31 02: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连线】

  光明日报驻仰光记者 陈晓阳

  地震发生50多个小时,驰援缅甸的中国救援力量均已投入战斗,在震后的废墟中与时间赛跑。

  当地时间3月30日清晨5时,内比都欧达拉蒂利医院废墟下传来一声微弱却坚定的回应,在强震发生后近40小时,一名被困老人终于看到生命的希望。

  欧达拉蒂利医院的废墟中,生命探测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波纹显示着微弱但规律的生命信号,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

  记者获得的现场救援视频显示,在随时可能崩塌的残存建筑中,中国救援队员与当地救援力量密切配合,一边用专业仪器仔细观察建筑结构的变化,一边按照预定方案有序推进。

  镜头中,救援队员们戴着头灯,在黑暗中小心前行,额头上的汗水与灰尘已经混成一片。

缅甸震后50小时 与时间赛跑的中国救援力量

3月30日,在缅甸曼德勒天空别墅公寓建筑群,救援人员营救一名被困孕妇。新华社发

  国家隧道应急救援昆明队与当地救援力量一起,采用“先上后下、后清前出”的救援方法,仔细计算着每一块混凝土碎片的移动……

  记者了解到,被救出废墟的这名老年女性是欧达拉蒂利医院的住院患者。地震中,她瞬间被掩埋。医院的病床是有上中下铺位的三层床,上面的铺位缓冲了天花板砸落的力量,使睡在下铺的她躲过一劫。但由于被困时间较长,老人被救出来的时候情况危急,现已被送往当地临时搭建起的医疗处置所。

  与此同时,首批到达灾区的中国其他专业救援力量已全面展开行动。中国公羊救援队在曼德勒天空别墅废墟中搜寻生命迹象,他们身着黑黄相间的制服,忙碌地穿梭在废墟之间。中国蓝天救援队则抵达曼德勒长城酒店开展救援行动,“蓝天救援”黄色字样在灰色的废墟中格外显眼。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缅甸办公室在曼德勒启动物资发放工作,提供蚊帐、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这些援助预计覆盖当地300户受灾社区群众。

  当地时间3月30日上午,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前往内比都欧达拉蒂利医院,亲切慰问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全体成员,并对他们震后第一时间驰援缅甸表示感谢。

  除了中国各支救援队,其他国际救援力量也不断赶到。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多国和地区的救援人员相继抵达缅甸,共同编织起一张跨越国界的救援网络。

  3月29日,记者在仰光国际机场见证了中国多支救援力量的抵达时刻。

  “再讲一遍,我听不清!”“信号不好,换个位置!”“挑重要的,用文字发来!”救援队员焦急的声音在机场到达大厅此起彼伏。通信中断成为救援工作面临的第一道难关,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机场内,每一支救援队的到来,都首先要和目标地区取得联系,以最快速度确定救援地点和到了腹地后的临时驻地。然而,断断续续的通信信号让这一过程变得异常艰难。

  救援队员们手持各种通信设备,在机场内来回走动,试图捕捉到转瞬即逝的信号,都希望尽快搭起一张连接生命希望的通信网。

  位于震中附近的曼德勒以及首都内比都,大面积断电断网使得信息传递变得异常困难。救援力量只能依靠零星的通信、有限的数据流量来协调行动。卫星电话只能传递声音和简单的文字,无法传输高清图像和建筑结构图,这给精准救援带来了额外的挑战。

  在仰光,电力中断也使当地居民生活陷入困境。多个酒店都已出现爆满的情况。

  “仰光酒店房间供不应求,余震不断袭来,大家担心自己的房屋,担心供应不及时的电力,即使住宿费要花费一大部分收入,但为了孩子和老人,我别无选择。”一位当地居民对记者说,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

  缅甸气象和水文局当地时间30日18时04分发布通告说,缅甸28日发生7.9级地震后,已监测到33次余震。根据该部门公布的数据,仅30日当天,就监测到10次余震,最高震级为5.2级,最低震级为3.1级。

  在结束当天采访任务赶回记者站时,城市的轮廓在黑暗中若隐若现,没有发电设备的地区已是一片漆黑。主干道红绿灯停摆、路灯熄灭,此时的仰光宛如提前入睡。

  相信每一天太阳升起时,缅甸受灾地区都能多一分生机与希望。

  (光明日报仰光3月30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31日 12版)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