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王小锡:美之道德与道德之美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王小锡:美之道德与道德之美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8-19 04:2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求索】

  作者:郑屹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一位学者学术人生成功的背后,是孜孜不倦的努力与日积月累的坚持。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的座右铭正是“用奋斗写人生”,他曾收到一位校友的贺卡,贺词这样写道:“从穷孩到教授不亚于从奴隶到将军,这就是一个奇迹!”这既是对他取得成就的赞许,更是对其奋斗经历的敬叹。

王小锡:美之道德与道德之美

  学人小传 王小锡,1951年生,江苏溧阳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并留校工作至今。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现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重点研究机构经济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带头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中国伦理学会名誉副会长、经济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荣誉会长,江苏省伦理学会执行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经济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著有《经济伦理学》《道德资本论》等20多部著作,有3部著作分别被翻译成英文、韩文、日文、塞尔维亚文、泰文等在海外出版发行。资料图片

王小锡:美之道德与道德之美

资料图片

王小锡:美之道德与道德之美

资料图片

  奋斗

  王小锡1951年出生于江苏溧阳的一个农村家庭。年少时,家里6口人挤在20多平方米的茅草屋里,过着“屋外下大雨、屋内漏小雨”,靠“预借粮”度日的艰难生活。尽管如此,王小锡仍在“穷读书”中年年保持着优良的学习成绩。高中毕业后,他在家乡溧阳县城西公社工作了六年,由此经历了许多社会实践的磨炼。

  20世纪80年代初,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小锡决定留在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任教。1982年秋,他又被选派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高校教师进修班学习,从此与伦理学结下不解之缘。“给我们上课的是罗国杰、许启贤、宋希仁等实力派学者,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课余时间也给学生指导学术,讲解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受益匪浅。”

  短短一年的进修时间,王小锡倍感压力,要掌握的知识太多,如何才能将有限的时间最大化?“我生在农村,欠缺学前教育和文化生活氛围,启蒙先天不足,唯有多奋斗,多勤奋。”本着笨鸟先飞的精神,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日积月累之中,不知不觉地写下了近10万字的读书笔记,撰写了25万字的备课笔记。

  在随后的教学和科研中,王小锡一直保持“挤时间”的习惯。在他看来,时间并不能平白无故地被“挤”出来,正因如此,他经常整夜不眠不休。为了保持清醒的精神状态,他甚至边看书边吃辣椒、钢针发梳敲打大腿、冬天冷水洗脸……“每每遇到假期要经得起孤独,任凭山水风光秀美、特色餐饮味好,我独自坐家中阅读、思考、写作。”王小锡回忆,攻读博士学位时,经常来回往返于南京与长沙之间,列车上的时间,他都不忍浪费,“有时来回一趟就能看完一两本书,阅读已经成为我的生活常态”。

  在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的12年中,学术和学科平台建设始终是王小锡的业务主旋律,并取得了公认的“大满贯”成就。学院由原来3个学院共有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发展到涵盖1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2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由原来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发展到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优势学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应有尽有。近年来,他作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带头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获得了“A”级。

  创新

  在学术上,王小锡一直坚持“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结合,力求有自己的理论思维和实践价值。

  在伦理学学科建设上,王小锡善于独立思考,他在有关伦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尤其是道德概念理解和道德作用等许多问题上,有自己独创的观点,特别是关于经济伦理及其道德资本研究方面更是独树一帜。

  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经济伦理学尚未影响我国之前,王小锡就试图将经济与伦理道德关系的研究朝学科方向发展。为此,他发表了我国第一本研究经济伦理学体系的学术著作《中国经济伦理学》和第一篇学术论文《经济伦理学论纲》,创造性地提出并论证了“道德生产力”“道德资本”等范畴,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有经济必有道德,离开了道德视角,经济不可能被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在王小锡看来,道德是真正认识经济、发展经济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甚至核心要素。为此,他多次深入全国各地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构建了受到企业界赞誉的“道德资本”的实践与评估指标体系,为企业培育“道德资本”提供了可操作的行动依据。

  在强调“走进经典原著,才能弄懂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王小锡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自觉结合,学术观点求新求精。他一直认为,科学的道德就其功能来说,不仅要求人们不断地完善自身,而且要求人们珍惜和完善相互之间的生存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这种功能应用到生产领域,必然会因人的素质尤其是道德水平的提高而形成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人际间和谐协作的合力,并因此促使货币和实物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企业因此获得更多的利润。

  因此,道德也是资本。

  多年来,王小锡的研究成果,具体回答了道德资本如何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资本发挥其价值增值作用的问题。他认为:

  第一,道德是提高资本增值能力的重要条件。在资本科学运动的过程中,道德能够通过激活人力资本和有形资本促使价值增值。其一,道德能够通过组织制度的道德化设计以及对人的潜能的激发,盘活有形资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其二,道德还可以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物化并渗透在有形资本当中,进而获得企业信誉和核心竞争力,形成资本存量,提高有形资产的附加值;其三,道德能够通过对经济主体品质、素养和境界的提升而激活人力资本,从而成为企业利润增加乃至整个社会财富增长的资本性资源。

  第二,道德是生产力精神要素之核心。道德能否成为资本,关键要看道德在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中能否产生应有的作用力,形成独特的经济价值。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能动的,也是最为积极和活跃的因素,生产劳动是人的活动和物的因素有机结合的过程,是作为“主观的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实现过程。这就是说,生产力内涵人的精神因素,其中必然包含着人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能力,这其实是生产力的核心精神要素。因此,道德也是生产力。

  第三,道德是人性化产品设计和制造的灵魂。企业靠高质量的产品赢得市场,获取利润。然而,道德是高质量产品的重要保证,即是说,产品的特性,除了科技文化因素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产品的道德性。在一定意义上说,道德是产品设计和制造的灵魂,道德对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忽视德性甚或缺少道德含量的产品最终是会减少甚至失去市场占有率。

  第四,道德是缩短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重要依据。当今社会,缩短单位产品(制造某种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现价值增值,不能忽视道德的独特的重要作用。同样,企业要获得更多利润和效益,缩短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是关键,其中,道德同样起着独特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单位产品个别劳动时间的缩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道德渗入。企业完全可以因劳动的积极性的提高与和谐协作精神的加强而缩短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五,道德是市场信誉之源。信誉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利润不断增加的重要依靠。然而,企业信誉的获得不仅要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品位,更要靠以诚信、责任为核心的企业道德水准。对于企业来说,用户信任度的提高和信任感的持续,往往取决于产品的道德含量和产品售后服务承诺的兑现程度。而企业在赢得市场信誉的同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第六,道德是互联网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前提。企业经营道德在今天互联网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今天的资本运作不只是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专利,道德资本也不仅仅体现在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的精神要素或精神作用上,互联网把现实世界生产和销售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电子化”或“虚拟化”,互联网经济、物联网经济以及智能经济,改变着人际关系和人际利益关系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使得信誉、公正、平等、理性等道德要求成为利益和利润多寡的重要原因。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道德作为资本显得十分明显。可以说,不讲道德就不要想赚钱,要赚钱就必须讲道德。

  第七,道德是凝聚企业力量之关键。企业效益和利润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员工的认同度、忠诚度、劳动积极性和企业凝聚力,而企业员工的认同度、忠诚度、劳动积极性和企业凝聚力又取决于企业对员工的思想、情感、生活、交往等的关注度和关怀度,即决定于体现为人文关怀的企业道德管理水平。这就是说,企业发展并获得良好效益需要“道德基础”和“道德管理”,需要由此而形成的企业凝聚力。

  综上所述,道德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也足以说明,道德也可以是资本。

  当然,王小锡也指出,道德资本或作为资本的道德具有自身的逻辑边界。提出和认同道德资本概念,既不是一种泛道德主义,也不是一种道德万能论,而是指投入生产过程之中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客观存在的道德形态,生产活动的场域就是道德资本发挥作用的实际边界。所以,从社会发展的宏观意义上来看,说道德是一种资本,并不是要从道德上来粉饰资本、美化资本,甚或使道德沦为资本增值的伪善工具,而是强调道德可以而且应该为获得更多效益和利润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而且事实上,道德一方面充当资本的盈利手段,另一方面却是对资本作“内在评判”。前者是强调在正当意义上获取更多的利润,后者是指资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塑造着人本身,而这些由于人而被提升了的人类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反过来又会内在地成为约束资本负面效应的力量,也即对资本的“内向评判”。在这方面,道德资本的价值目的性较他类资本形态更为突出。这是因为,道德具有服务资本的工具理性,也具有约束资本的价值理性,从而可以促使资本运作趋于理性和正当,避免“资本逻辑”的无度扩张或者资本本性的非理性膨胀。

  王小锡还指出,道德资本概念中的“资本”并非马克思使用和论述的经典资本概念,而是“资本一般”视阈下的生产要素资本范畴,即社会道德能够以其特有的引导、规范、制约和协调功能作用于生产过程,促进经济价值增值。因此,从资本一般概念出发,道德作为影响价值形成与增值的精神因素具有资本属性。换言之,道德资本是体现生产要素资本的概念,是广义资本观下的资本概念。它不同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作为反映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经济关系的本质的资本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来,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不是物,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经济范畴,更是经济关系范畴,它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雇佣劳动的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论及的“资本”,其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代名词,王小锡所说的作为“资本一般”的道德资本与被马克思批判的作为“资本特殊”的资本概念并不是一回事。

  交流

  作为我国当代经济伦理学领域的开拓者和道德资本论的提出者,王小锡的诸多学术思想被学界同人跟踪研究,不管是赞赏、认同,还是商榷,他的学术研究不断给学界吹来新风,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王小锡先后主持了《中国经济伦理思想通史》(重大)等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先进文化和道德的基本观点研究》的首席专家之一,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编写。

  已故的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罗国杰曾说:“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小锡同志研究伦理学尤其是经济伦理学理论的问题,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说:“经济伦理学是当代最为突显和重要的应用伦理学研究领域。王小锡教授躬身其中,耕耘有年,成果斐然,尤其是他提出并努力证成的‘道德资本’‘道德生产力’等关键性经济伦理学概念,在国内外学界影响甚大。”中山大学章海山教授在发给王小锡的电子邮件中写道:“在经济伦理学术上的成就和突破,你在伦理学界始终在最前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伦理的深入研究,无人能及的。这不是溢美之词,而是多年来关注的结论。”但在王小锡看来,这不仅是一种学界的鼓励,更是自己肩头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

  “我们做学术,不仅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成果,也要吸纳外来的有益思想,更要有构建自身话语权的主动性。”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王小锡踏上了一条寻求中国话语体系的学术征程。1996年夏,他第一次出国,随中国伦理学代表团赴韩国开展学术交流。

  第一次站在国际舞台上阐述自己的学术理论,王小锡不免有些顾虑。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发言引起不少学者的兴趣。“演讲结束后,学者们主动和我互动,纷纷希望加强交流。”那一刻,王小锡感受到经济伦理学巨大的研究前景,也彻底察觉到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重要性。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在于,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实践。同时,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此,从先秦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到如今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体系,王小锡剖析出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现代化转变的整个脉络。在其《道德资本与经济伦理》(自选集)一书中,他这样写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法制经济,而且也必然是一种重视社会主义道德的经济。”

  2011年,伦敦举行国际经济伦理学学术大会,王小锡与众多国际学术大腕同台论道。在会议安排的学术演讲上,他用中国话语、中国风格展示出中国创造的独特的“道德资本观”,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

  在2016年召开的第六届ISBEE大会上,王小锡对其独创的“道德资本观”再次进行深入阐释,受到赞誉。2017年,领导行为学家西松、原日本经营伦理学会会长高桥浩夫等多位国际知名学者与中国学者再聚一堂,进行“道德资本与企业经营”的学术研讨,将道德资本研究推向了更高的学术平台。

  在王小锡的学术生涯中,与国际知名学者的交流互动已逐渐成为习惯,美国哲学伦理学家艾伦·吉伯德和经济伦理学家乔治·恩德勒、德国经济伦理学家彼得·科斯诺夫斯基等,都曾与他展开过细致深入的交流。

  在学术交流中,王小锡的经济伦理与伦理经济研究,尤其是道德资本理论的探索逐步趋向完备与完善。他的《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一书被翻译成韩文出版,《道德资本研究》作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经专家评审批准的首批外译著作立项翻译出版,现已译成英文、日文、塞尔维亚文,在海外出版发行。更可喜的是,《道德资本研究》(英文版)获第十四届输出版优秀图书,《道德资本研究》(塞尔维亚文版)获第十六届输出版优秀图书,《道德资本研究》(英文版)获版权输出奖励计划。近期,英文版《道德资本论》正式出版,并向全球发行,《道德资本论》德文版和泰文版也即将在海外出版发行。

  “让世界了解我们,让自己走出国门,这是学术交流乃至相互汲取学术营养的最好路径。”在王小锡看来,国际学术交流不仅在于学术信息的互换、学术理念的相互启发,更在于学术风格、学术境界的相互影响。“中国伦理学只有坚持‘顶天立地’的学术战略思想,真正体现中国话语、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才能真正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林的显学”。

  责任

  “我首先是一个老师,然后才是一个学者。”王小锡说,教师永远是他的“第一身份”,他的“第一责任”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人、成才,“只有把该传承的传承下去,把年轻人都培养出来,才算不辜负作为教师的使命。”

  在王小锡看来,为学和为人是一体的,成才与成人更是一致的,他由此写下了许多“道德箴言”:“道德之美乃人生最美之美。”“自尊、自信、自强;理解、信任、互助,乃立身处事法宝。”在学生们眼中,王小锡的伦理学课就如同人生哲学课,既传授知识,又润泽人心。

  在王小锡的课堂上,说话最多的永远不会是他自己。“王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和我们讨论为人处世的道理,教我们以德立世的行为准则。”王小锡的学生、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陶涛感慨:“王老师的课堂有一种‘魔力’,总能激发我们的兴趣,以及研究的热情。”

  在教学中,王小锡始终坚持“以问为导,寓教于学”,“他就像主持人一般构建出大的框架,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填充内容。这种模式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与欢迎。”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曹孟勤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王小锡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因为责任,所以专注。他秉持着对学生负责、对学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已经或正在培养的研究生有178人,其中博士生51人,在这些弟子中,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有人在。

  在学生们面前,王小锡从不摆架子,他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师”,乐意与学生交流,学生思想观念的闪光点总会引起他的关注。基于此,年近古稀的王小锡在课堂上仍然面容和蔼,精神矍铄。

  “美之道德乃世上难得之德,道德之美乃人间最美之美,美之德或德之美乃人生必备之生活要素,需要好好培育。”王小锡总是这样告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他乐观豁达、宽厚仁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尽到努力,顺其自然,修炼德性,善待人生”。

  对待学术质疑,王小锡总以谦逊、恭谨、自信的态度与之讨论。年近古稀,他更多了几分从容与镇定。他在《漫谈人生境界》一文中写道:“人生境界高低不在事大事小之分。事大事小不是人生境界的分水岭,人生境界体现在对立身处事之应该的认识和践行程度。”

  王小锡认为,做人的最高道德境界应是“慎独”,最完美表现是“诚善”。为人处事是一门学问,然“慎独”与“诚善”二者尤不可缺。他反复说,做事做学问与做人是一致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首先要做一个厚道之人。

  回想起自己的学术人生,王小锡欣慰地说,他这一辈子有两件幸事,一是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弟子,二是形成了在国内乃至国际有一定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正是这两件幸事,王小锡道出了一名中国学者的使命和担当。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19日 11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