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在四川德阳市龙井公墓,有一座墓碑,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为救学生而牺牲的谭千秋长眠于此。照片上,他面带微笑,仿佛从未远去。
谭千秋 资料图片
11年前的那个下午,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正在给同学们上课,突然间课桌椅开始抖动,紧接着整间教室都剧烈摇晃起来。谭千秋意识到“地震了”,他立即紧急疏散学生,冲他们喊道:“快跑!”
东汽中学距离汶川地震震中仅30多公里,地震来临的几秒钟内,教学楼就在摇晃中开始坍塌。很多同学来不及跑出教室,砖石就开始掉落。谭千秋下意识地把离他最近的4名学生拉了过来,把他们藏在桌子底下,而他自己却趴在桌子上,用血肉之躯保护他们。
地震后,东汽中学成为一片废墟。第二天晚上,搜救人员搬开压在谭千秋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人都被震撼了:他像雄鹰一样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桌上,桌子下面蜷伏着4名学生,他们都幸存下来了。谭千秋用生命诠释了“师者之魂”。
1957年出生于湖南衡阳的谭千秋,深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学习非常刻苦,村民都将他作为“勤学楷模”教育孩子。1978年3月,谭千秋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大学政治专业学习;1982年大学毕业后,学校准备让他留校任教。当学校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却主动请缨:“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谭千秋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四川绵竹东方汽轮机厂工作,先后在东方汽轮机厂的职工大学和东汽中学任教。在那里,他一扎根就是26年。
他常对学生说:“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感。”在地震中,他毫不犹豫,用生命践行了对学生的教诲。
谭千秋的女儿谭君子当时正在北京大学上学。得知消息后,她第一时间赶回家,却只见到了父亲的遗体。后来她说:“我虽然很舍不得父亲,但我更为他感到骄傲!”
如今,一座由湖南援建、以谭千秋名字命名的中学在地震灾区德阳旌阳区拔地而起,校园里的谭千秋雕塑令人肃然起敬。谭千秋走了,但“千秋精神”却仍在继续传承。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7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