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黄河岸 天鹅情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黄河岸 天鹅情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3-14 02: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绿色人物】

  作者:雒应良(新华社河南分社纪检组组长、分党组成员)

  人物小传:

  张明云,河南省三门峡市交口乡交口村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三门峡市志愿者联合会白天鹅保护分会会长。致力于生态环境和鸟类保护,多次向当地政府提出生态保护的意见与建议,并参与鸟类保护区划定,组织护鸟志愿服务。

黄河岸 天鹅情

  每年冬季,大批白天鹅在三门峡黄河湿地栖息越冬。新华社记者 朱祥摄

  蹑手蹑脚地走过一片残雪覆盖的荒草地,张明云举起相机,对准焦距,屏住呼吸,一阵“咔嚓咔嚓”的手按快门声后,黄河岸边那群尽情嬉戏的白天鹅便在镜头中定了格。

  “快来看,多难得的画面!”张明云招呼我来到他跟前:“这是怎样曼妙的场景!或水面撒欢,追逐嬉戏;或耳鬓厮磨,相互梳理羽毛;或亭亭玉立,文静得像睡莲,忽而又扑棱着翅膀扶摇直上……”

黄河岸 天鹅情

  张明云(右)在救助受伤的白天鹅。王宏伟摄/光明图片

  看到这些画面,我竟一时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壮观?俗。震撼?滥。空幻?差可近之。

  “哎,可惜还是没有A55。”

  “A55?”我大惑不解。

  “是的,A55,它是一只受过伤的天鹅,曾经颠沛流离,不幸而又万幸。”张明云喃喃低语道。

  一条千里追逐呵护白天鹅的感情轨迹,将张明云与A55黏在了一起。这位在三门峡黄河岸边长大的汉子,打小喝着黄河水,吃着黄河粮,享受着黄河给予的一切,自然也恋着黄河,恋着黄河边的这群“天使”——白天鹅。

  2015年春,一对经过救治的野生白天鹅夫妇在三门峡天鹅湖湿地公园安下家并孕育了6只小天鹅。几个月后,这些小家伙戴上了环志,其中一只就是A55。从出生那天起,张明云就用照相机观察、记录着一家子的生活。从逐渐褪去灰色的绒毛,再到羽毛慢慢变白,A55与兄弟姐妹们出落得愈发美丽动人。又是一年春天,大批天鹅向北迁徙,A55则与兄弟姐妹们在没有父母的带领下各奔东西了。

  “A55飞走后,卫星定位失灵,无法在回三门峡过冬的天鹅中发现它的身影。于是,我沿着它们北飞的轨迹,到河北黄骅、内蒙古乌梁素海等地寻觅,仍然无果,只得在网上发布消息,希望能够得到好心人的帮助,早日找到流落在外的‘三门峡籍’天鹅宝宝……唉,当时那个急啊!”

  2017年秋,得知A55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包头出现后,张明云惊喜不已,和朋友连夜冒雨驾车前往,终于在包头市南海湿地得以相见。

  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啊!“当时,它孤零零地游荡在水塘中,羽色暗淡,体型瘦弱。由于翅尖受伤,翅膀有气无力地扑棱着,却只能在水中打转儿,无法飞起来,悲鸣中流露着孤独和无助——那分明就像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而无处诉说。”回忆此情此景,张明云仍感到心痛不已。

  “我要带它回家!”仿佛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张明云再也不能眼瞅着A55流落在外。经过与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协调,张明云一行办妥了相关手续,连夜开车拉着A55回到了三门峡。

  整个冬天,在野生动物救助站的精心养护下,A55的伤口慢慢愈合了,鸣叫声也越来越响亮,恢复了力量的翅膀在水面上翻飞。看到A55的体格日渐壮实,野生动物救助站打算赶在迁徙季节前将它放归天鹅湖。那几天,似乎为了这次旅途做准备,A55一次次地试飞,热身、跑动、滑行、起飞,几起几落……抑或是对这片故土和朋友的眷恋,它在黄河两岸的湿地踟蹰往返,不愿离去。

  对于A55和伙伴们来说,这片湿地是一个温馨的家园,这里有救助站恩人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有张明云等人的无私关爱,还有好心市民免费提供的“口粮”……在随风起伏的芦苇荡,鱼儿在水中尽情畅游,A55和伙伴们引吭高歌,不时飞掠水面的雉鸡、苍鹭和野鸭也跟着浅吟轻唱,一切在雾气氤氲的冬日里交织回响。

  “扑棱棱……呼啦啦……”,终于,A55在宽阔的水面上滑翔出一道长长的闪光涟漪,扶摇直冲向蓝天,随着一道优美的弧线渐渐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咕咕咕……呱呱呱……”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同A55比翼齐飞的,还有它在康复期间结识的侣伴。一段时间以来,两个小家伙在河畔的青草丛昵哝细语,可谓心心相印、琴瑟和鸣。望着康复后的A55和伴侣双双飞向蓝天,张明云既恋恋不舍,又欣慰万分。

  A55飞走后,由于环志脱落,张明云再也没有见到它。“算算时间,它们夫妇俩也该儿女满堂了。我一直想拍拍它们下一代的生活情况。我曾经为找不到A55而伤心惆怅,但后来我就不再找了——你看,它们不都是A55以及A55的下一代吗?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天鹅飞来,因为这里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了。”张明云眺望着远方,动情地说,

  迎着冬日明媚的阳光,张明云抱着相机悄悄地走近一片芦苇荡,争取离这群白色的精灵再近些。奇怪,它们竟然对眼前的张明云视如同类,或昂首挺胸注目良久,或引颈鸣叫以示礼节。“嘎嘎……嘎嘎……嘎嘎……”“克噜……克哩……克噜……克哩……”就这样,一唱一和间,张明云举起相机尽情拍摄起来。

  我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近六旬的汉子——中等个头,黝黑的脸膛轮廓分明,一双不大的眼睛透着温暖的光芒。全身装束的户外迷彩野战服,令他看起来仿佛一株摇曳在风中的芦苇,柔软而坚韧。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4日 08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