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专家视点】
作者:乔向杰(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十四五”时期,中国旅游业在克服挑战中实现历史性跨越,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旅游消费规模突破5.75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居民出游花费达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数据的背后,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文旅产业加速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升级转型,成为激活内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引擎。
文旅融合,提升产业价值新高度。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深度挖掘并创造性转化文化资源,是破解旅游景点同质化困局、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十四五”期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得到深入贯彻。文化成为旅游吸引力核心来源,越来越多从业者转向文化内涵的深度解读与创新表达。
跨界渗透,拓展产业外延新广度。旅游业加速突破边界,与科技、健康、教育、农业、体育等领域深度融合,催生众多新业态、新场景,构建起更富韧性、更具活力的产业生态网络。这种跨界融合不仅拓展了旅游产业的外延和内涵,也满足了游客多元化需求,推动了多产业协同发展,使旅游业日益成为链接要素、创造价值的平台型产业。
科技创新,塑造产业形态新维度。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旅游业的运行方式和体验模式。“十四五”是智慧旅游从概念走向实践的关键期,科技创新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智慧服务平台(如预约预订、客流监测、智能导览)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景区管理精度与游客便捷度。技术创新不仅优化流程效率,更重构了游客体验,推动旅游向深度参与、沉浸交互、认知启发的高层次演进。
模式迭代,激发消费增长新潜能。伴随新业态涌现,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从传统的标准化供给转向更注重个性化、参与感、社群化的服务模式,有效激发了市场新潜能,形成了供需互促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短视频等内容“种草”,小众旅游目的地不断“破圈”,为流量变现和区域旅游均衡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融合创新协同,驱动文旅产业价值跃迁。“十四五”实践表明,融合筑基为创新提供土壤,创新赋能使融合焕发新活力,形成“融合筑基—创新裂变—价值跃迁”闭环,成为文旅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无论是“文化+科技”的全域沉浸式体验,还是“生态+管理”的智能资源配置,协同效应都突破了单一维度发展的瓶颈,创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和社会价值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持续引领文旅产业升级方向。
回望“十四五”,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铸就了产业内核,全方位的模式与科技创新激活了发展引擎,共同书写了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韧性增长的精彩篇章。层出不穷的新业态与澎湃涌动的新消费动能,生动诠释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深刻内涵,彰显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巨大潜力。展望未来,要持续深耕融合沃土、强化创新驱动、践行绿色发展,让旅游业进一步释放其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能量,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的伟大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绘就更壮丽的“诗和远方”新画卷。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30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