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福建:“活”机制抓机遇 “优”产业谋发展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福建:“活”机制抓机遇 “优”产业谋发展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6-22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时代 新实践·育新机开新局】  

  光明日报记者 高建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八闽大地擘画了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宏伟蓝图。嘱托,声声入耳;前行,力量倍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福建省委省政府牢记使命,努力化危为机,以推进“机制活”抓机遇,以促进“产业优”谋发展,以提升“生态美”、落实“百姓富”惠民生,全力为建设新时代新福建开新局,凝神聚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八闽大地奏响了一曲曲奋进之歌。

  关键词:新福建 机制创新 产业升级 以人民为中心

  1.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向改革要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疫情之下,痛点、堵点频现。抓住“创新”这个关键环节,福建向改革要动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瞄准产业、资金、市场等痛点,出台《关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新政策,进一步补齐政策链条,化被动为主动,带动经济企稳向好。

  不久前,惠安百润(中国)有限公司转产一次性民用口罩。企业一方面急需补充流动资金采购原材料,另一方面资产已办理抵押贷款。面对资金困境,在政府部门建议下,这家企业通过“金服云”平台发布融资需求。很快,兴业银行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当天审批当天放款,给予企业新增贷款950万元,利率较普通流动资金贷款下降60%。

  疫情防控期间,企业融资需求较多且急,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上线“战疫专区”,为抗疫企业、复工复产企业开辟专属申贷入口,实施在线申请、在线审批,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兴业证券发行全国首支券商疫情防控债券,厦门象屿、紫金矿业、福耀玻璃等20多家非金融企业通过发行超短融、中期票据、私募债、公司债、可转债等进行融资。

  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就无法运转。面对疫情对产业链的冲击,福建聚焦上下游产销对接疏堵点,分级分类协调解决企业对于设备、零配件、原材料等需求,切实疏导和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堵点,通过产业循环恢复生产力,通过市场循环培育竞争力,让社会经济生活回归常态化的良性循环。

  面对前沿学科融合度不够高等痛点,福建正着力打造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省级创新实验室,建设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福建特色的一流科技创新高地。目前,已先行启动建设光电信息、能源材料、化学工程、能源器件等4家省级创新实验室。其中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已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技术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相关技术水平均处于国际前列。

  政策“组合拳”精准纾困,成效明显。数据显示,到3月底,福建全省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大项目和重点园区复工复产率超过99.7%。

福建:“活”机制抓机遇 “优”产业谋发展

游客在东山岛风动石景区游览。陈逸帆摄/光明图片

福建:“活”机制抓机遇 “优”产业谋发展

漳州古城风貌。游斐渊摄/光明图片

福建:“活”机制抓机遇 “优”产业谋发展

盛辉集团配合抢运应急防疫物资。资料图片

  2.凝神聚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疫情中,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在线消费、在线教育等新兴产业展现出旺盛潜力。福建聚焦产业消费“双升级”,推动形成市场供需的良性互动。

  “宅家”时光,让在线教育逆势爆发。疫情发生以来,福建网龙网络公司的Edmodo平台活跃用户和新注册用户数量大幅增长。2020年3月,Edmodo被选定为埃及国家K12教育体制的指定远程学习平台。网龙首席执行官熊立透露,公司与埃及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埃及26.5万间移动智慧教室的搭建。

  数字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近年来,“数字福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成为福建的重要支柱产业。日前,福建提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

  爱拼会赢的民营经济,是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创造社会财富的活水源头。非常时期,福建给予民营企业“非常关照”,为民营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制度保障、普惠公平的政策支持,持续帮助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减税降费政策给民营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力促进了复工复产。”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说,疫情期间集团享受到了社保减半、稳岗补贴、交通补贴、电费优惠等一系列惠企政策。

  疫情冲击之下,部分消费需求转移到线上。一段时间来,福建民营企业集中的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等相关企业,通过各大平台进行线上直播、展播。2020年4月“泉州线上产业直播节”期间,县市长领军直播,带动当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等传统产品实现网络零售额140.6亿元。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联组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我很荣幸能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希平说,“作为民营企业家,我们要履行好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为奋力夺取‘双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福建:“活”机制抓机遇 “优”产业谋发展

游客在海边木栈道穿行。游斐渊摄/光明图片

福建:“活”机制抓机遇 “优”产业谋发展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八闽大地奏响了一曲曲奋进之歌。梁健摄/光明图片

  3.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兜住民生底线”。

  疫情发生以来,福建对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以及新冠肺炎患者中存在基本生活困难的人员,采取临时救助、低保救助等措施予以扶持。为及时发放救助资金,福建将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审核审批权下放至乡镇(街道),同时积极推行社会救助申请审核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不少地区还开通了临时救助绿色通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福建创新举措,开展“暖心信访”,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谢谢你们帮助我们解决困难,这样的评理,我服。”近日,在福建龙岩永定区湖雷镇信访评理室,村民刘某说。

  信访评理室是福建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创新举措,由党委政府主导、信访部门主抓、社会力量参与。评理员一般由有公信力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组成。“信访评理工作,立足‘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使群众获得公平、快速、便捷的救济。”福建省信访局局长李斌说。

  截至目前,福建省县、乡、村三级共设立信访评理室14527个,其中县(市、区)级95个,乡镇(街道)级1103个,村(居)级13329个;评理员队伍达129778人,通过评理化解信访事项8950件次。

  从让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到关爱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从保障“菜篮子”“米袋子”,到下大力气解决好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福建把破解民生难点作为着力点,坚决守住民生底线。心无旁骛,聚焦“机制活、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新时代的新福建,正朝着梦想奋进!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22日 05版)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