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南京江北新区:校地融合激发创新活力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南京江北新区:校地融合激发创新活力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6-22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5年时间,2名诺奖得主、近60位中外院士、百余位高端人才到访南京江北新区;2019年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考核中,江北新区蝉联榜首;2020年,江北新区瞪羚企业总数和新增瞪羚企业均居全市第一……作为江苏唯一一家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是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重要的交汇节点。在这片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总面积2451平方公里的热土上,高端人才、科研机构的积聚为江北新区添加了源源动力,这正是江北新区“校地融合”发展思路的生动体现。

  先有一片土壤,再有一片森林,最后才是果实。江北新区是这样理解科技创新与校地融合的关系。成立于2018年4月的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正是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校地融合重点项目,由江北新区管委会与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团队共建。祝世宁介绍,2018年,他鼓励支持一批年轻科研人员在南京江北新区成立了新型研发机构——南智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把光电子芯片技术作为重要研究方向。成立1年多以来,研究院组建了10多个研究团队,吸引了包括材料、物理、光学等领域的专家,瞄准下一代光电子芯片技术发展在基础材料、器件工艺等方面的需求,开展研发工作。“破题‘卡脖子’困境,就要勇于攀登技术高峰。以前沿研究,为下一代技术做储备,未雨绸缪,这应该是当代科学家的职责使命。”祝世宁说。

  虽成立时间不长,但南智光电已孵化引进科技企业9家,其中两家已获首轮融资;产品“高分辨率光谱视频相机”入列南京市创新产品推广示范名录。“科研成果不能只留在象牙塔里,我们要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南智研究院执行院长赵刚认为,江北新区通过打通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对接渠道,为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提供了平台。

  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所,一款有望打破国际垄断的新型柔性材料已进入小试阶段,它可通过3D打印机生产定制化人工皮肤,帮助烧、烫伤等患者康复。“研究所的核心研发团队来自四川大学,落户江北新区不仅看重长三角市场的发展潜力,更看重江北新区对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执着。”该所总经理助理洪江说。

  依托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的创新成果走出“围墙”,在江北新区实现了产业化。

  今年5月18日,南京江北新区与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全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三方就深化推动生命健康领域临床研究和产业转化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根据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江北新区与南京医科大学依托双方资源优势,签约共建临床转化平台,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南医大分中心、江北新区—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临床转化平台顺利揭牌,为新区企业搭建了临床服务需求绿色通道,大大提升企业药物或器械的临床研发进程。

  “原来,教授们手捧着技术找人投资,现在,一个研究院背后有强大的教授团队进行技术支撑。”江北新区科创局局长聂永军说。对于高校来说,成立新型研发机构还带来了“意外收获”——教授们从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课题源源不断,因为有实践数据支撑,论文引用率相对也大大提高。

  总长53.4公里,贯穿18条道路,呈现出八纵十横网状结构的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二期是个大体量工程,拥有全国最大的顶管管廊。东南大学专攻装配式钢结构管廊材料,南京工业大学研究基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河海大学参与水泥土研究,各高校科研团队为同一项目出谋划策,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二期工程可谓是“强强联袂”。课题跟着项目走,理论数据走出实验室,解决工地实际问题,保证施工顺利开展。在江北新区高标准建设南京新主城的过程中,各高校纷纷发挥出“最强大脑”优势。

  “我们希望江北新区未来可以成为比肩中关村、张江高新区,面向深圳看齐的地方。”聂永军坦言。正是有了这样的愿景,江北新区在创新源头和环境上下足了功夫,筑巢引凤广揽全球资源。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南京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联合医学研究院等国际顶级科技创新平台纷纷在江北新区落户;从2018年起到现在,集聚的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外籍院士超过了45人;江北新区的人口的速度保持了年均20万的增长的态势,其中,更多的是年轻人,创新人才……

  以“比肩中关村、张江高新区,看齐深圳”自勉的江北新区,正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变“跟跑”为“引领”释放新动能,推动制度创新,形成“江北经验”;聚力高端资源,打造创新高地;瞄准产业定位,打造产业地标;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创新生态。“我们将加快培育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极。”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说,打造更多高水平的校地融合载体,形成科技创新“强磁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22日 08版)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