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寻文脉 看文创 赏文艺
——在北京,体验更好的人文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郭 超 张景华 董 城
人文生活,给北京人的小康生活添上一抹亮色。
提起人文北京,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是故宫、长城、国家大剧院、鸟巢等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地标性建筑。近几年,人们生活中有了更多触手可及的人文元素。
通州,北运河故道穿过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人们在锻炼身体时就能追寻历史文脉。
大兴,老锅炉房华丽转身,变成新媒体基地,现代化工厂旁边栖息着文创企业,毫不违和。
西城,老旧街道杨竹梅斜街,变身网红文艺打卡胜地。漫步胡同,文艺范儿的兔爷儿、瓷器,以及有故事的老手艺人随处可见。
寻文脉: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运河故道
说起北京的文脉,最为人所熟知的也许是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还有横贯东西的长安街。如今,一条沉寂了200年的文脉,正在京城以东30公里的地方复苏。
通州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建设工地热火朝天。运河故道景观带挖掘复原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北运河上接通惠河,是古运河漕运的起始地。它的从繁盛到凋敝,也是一条运河和我们民族命运的隐喻。时间来到二十一世纪,时代对北运河的再次召唤,所彰显的又何尝不是它渴望走向世界的精神场域,以及文化意义上的寻根和再出发?”诗人谷禾在去年出版的诗集《北运河书》里这样写道。
绿心公园动工之前,专家进行了细致的文物勘测。通州区文保工作者在勘探小圣庙村北时,发现了嘉庆初年运河改道的岔口。故道呈现不规则形状,是大面积的滩地,横贯整个小圣庙村。
运河曾是京城的命脉,南方的漕粮、建材、食盐、丝绸源源不断通过运河送到北京。“要把副中心打造成千年之城,不但要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好生态,也要为城市留下古今同辉的珍贵文脉。”建筑方北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因此,在设计规划之初,他们就决心挖掘并展示这段故道。
“绿心公园里的运河故道长约2.5公里,宽度在五六十米左右。”北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开挖的故道没有使用铜帮铁底的水泥护砌,在大部分区域采用自然驳岸。沿线遍植垂柳、芦苇等植物,在枯水期、丰水期、雨洪消纳期,皆可形成水绿交融的弹性景观廊道。
今年“十一”前,绿心公园将对市民开放。开园后,市民可以绕着星型园路遍览二十四节气特色景观,感受中国传统智慧。在运河景观带,沿岸还有下沉式透明栈道,游客可以深入干涸河道,观赏古道遗址,了解通州独特的运河文化。
看文创:锅炉房变身媒体产业基地
“欢迎来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来到位于大兴区的北京首兴永安供热有限公司门前,公司负责人热情地招手。您没有听错,他说的就是“媒体”的“媒”,而不是“煤炭”的“煤”。
供热厂里早没有了“煤”。早在8年前这里就已经“煤改气”。3年前,又进行锅炉低氮改造,氮氧化物排放比之前少了70%。他们又利用改造之后节约的产业用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从老旧厂房到创业园区,这里并未大拆大建。在这里你依然可以见到工业时代的印记。一条70米长的输煤廊道,外侧用涂鸦保留着原始供热符号,内侧108级台阶通往创业空间内部。
他们与国内知名的网络服务平台合作,共同打造北京市“互联网+”型创新创业示范园区,涵盖互联网+创新创业、互联网+文创新媒体、互联网+广告、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北京智造2025、互联网+教育等六大领域。
设计类文创企业金蜜蜂原本是黄村的一个小门面,如今已成为一个设计感十足的Loft创业空间,“对我们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负责人说,“我们看中了新媒体产业园的创业环境,入驻以来,公司形象明显提升,前来合作的客户络绎不绝。”
赏文艺:老旧街道成网红文艺打卡地
与热闹的大栅栏西街相比,旁边的杨梅竹斜街显得有些内敛。8年前,提起这条紧邻长安街的胡同,当地人的印象就是脏乱差,抬头望见“蜘蛛网”般凌乱的天线,低头就是垃圾堆。不知谁家的拖把、水桶、自行车,无序地放在街道上。
这里曾经书局林立。有诸多文化名流在此留下足迹,梁诗正、沈从文、鲁迅、郁达夫或曾寓居街内,或是当年常客;老北京“八大楼”之一的泰丰楼旧址就在这里,旧京四大商场之首的“青云阁”也坐落在街边……
8年前,杨梅竹斜街成为当地最早开始腾退改造的街巷。北京平房区的商业化改造大都经过了大规模的拆迁和疏解,但杨梅竹斜街并没有大动过。不同于一般商业改造,杨梅竹斜街改造采取原住民自愿腾退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原住民的生活形态。那次改造,杨梅竹斜街1700户居民中,529户选择迁出,1171户居民选择留下。
改造后,架空线入地了,地面铺上青砖,各式各样的时尚商户相继入驻,老胡同焕发了青春。
张忠强是一家泥塑小店的店主,也是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8年前,他带着自己的泥塑作品第一个入驻这条胡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对兔爷儿的外形进行创新,戴口罩和护目镜的兔爷儿新造型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京味十足的泥塑店、古香古色的模范书局、传承传统的采瓷坊……走在这里,就是在时尚与传统之中来回穿梭。
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看见城市文脉;在供热公司拐角遇到文创企业;在寻常巷陌里来一番文艺打卡……北京人正在以他们特有的方式体验小康生活里的人文气息。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9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