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赓续红色血脉 加快全面振兴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赓续红色血脉 加快全面振兴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13 06:1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赓续红色血脉 加快全面振兴

哈尔滨万顷松江湿地。 郭俊峰摄/光明图片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董伟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黑龙江是一片具有红色血脉的英雄热土。依托特殊的地缘优势、战略腹地等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黑龙江始终以保障国家战略安全为己任,高举旗帜跟党走,成就伟业作贡献,为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进入新发展阶段,黑龙江将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崭新业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在革命战争年代,黑龙江是我们党团结动员带领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战场。龙江人民用生命坚决维护党对人民解放、革命斗争全面统一领导的政治权威,肩负起了确保建党初期党组织政治安全的历史重任,在争取共产国际支持、拓展红色通道等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开展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斗争,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一大批党的优秀儿女,孕育形成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战略大后方,广大龙江儿女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提供了大量的粮食、物资、兵员和武器弹药,有力保证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哈尔滨成为中国共产党接管的第一个回到人民怀抱的大城市。黑龙江农村率先开展土地制度改革,翻身得解放的农民心甘情愿跟党走。如今,中国土改第一村——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黑龙江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垒台夯基作出重大贡献。黑龙江是新中国建设的先行军和共和国发展的脊梁,这里是国家最早开发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和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一五”时期,156个国家重点项目有22个在黑龙江布局,“三大动力”、中国一重等国之重器形成支撑国家工业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制造业产能。十万官兵奔赴三江平原,在北大荒开垦出中华大粮仓,为中国人民实现温饱解决了大问题,培育形成了可歌可泣的北大荒精神。恰逢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松嫩平原发现大油田,龙江人民勒紧裤腰带为大庆石油会战助力,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在亘古荒原打造了世界级大油田,终于把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广为弘扬。打破高寒禁区神话,集中力量开发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在莽莽林海建设了国家林木资源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累计为国家贡献24亿多吨原油、7亿多立方米木材、1/3的电站成套设备、1/2的铁路货车,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黑龙江为维护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断赋能:一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2011年首次成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2017年粮食产量是1978年的4倍,连续多年成为全国商品粮调出量第一大省,成为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有机认证面积占农业种植比重由0.3%增长到33.5%,有力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二是工业经济加速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达到两位数增长。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中小国有企业有序退出竞争领域,国有骨干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大庆油田创造了连续27年稳产5000万吨原油的世界奇迹,有力支撑了国家能源安全。哈电集团为我国水电、火电、核电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世界一流成套装备。哈工大等“两弹一星”参研参试单位形成了自立自强的创新链,解决了许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2017年,全省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比2004年提高近千亿元。三是以消费带动服务业发展。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年比1978年增长146.2倍,年均增速达13.7%,城乡消费品总额增长168倍。四是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自1984年实施“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战略以来,黑龙江成为全国对俄沿边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已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是1981年的3倍多,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58个。对俄开放合作不断升级,构建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跨境立体交通网络。五是社会事业繁荣发展。40年培养普通本专科毕业生296.0万人,毕业研究生23.8万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自1978年以来,全省共获“五个一工程”奖千余项,出版图书、杂志、报纸分别是1978年的27.1倍、12.1倍和27.7倍。2017年R&D经费内部支出是2000年的9.8倍,R&D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为0.92%,比2000年增加0.43个百分点,社会资源配置对于自主研发的倾斜力度逐年加大。全省每万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9.3人、医师22.3人,分别比1978年增加17.5人和15.8人。体育运动蓬勃发展,是国家冰雪运动的“冠军摇篮”。

  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全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东北振兴和黑龙江发展的政治嘱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发展高质量、生活高品质,统筹发展与安全,努力践行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五大安全”政治责任,持续推进思想观念转变和改作风优环境,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振兴发展全局的大事,啃下了许多制约发展的改革硬骨头,建成了许多打基础、攒后劲、利长远的重大工程项目,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积累形成的物质基础、产业体系和精神财富,为奋进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三五”期间,以能源消费1.3%的增速支撑了GDP年均3.9%的增长。“十四五”开局首季,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GDP增速达12.4%,显现出平稳恢复向好态势。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黑龙江将立足发展基础、释放优势潜力,努力登高望远、持续砥砺奋进,不断把现代化新龙江建设推向前进。

  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到2025年,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重点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民生福祉改善、社会治理效能10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到2035年,全面建成农业、工业、科教、生态、文化、旅游“六个强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围绕实现奋斗目标,黑龙江顺应时代发展大潮、努力跟上全国步伐,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从优势领域入手,着力推进现代化建设。

  一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其他领域现代化。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全力打好种子自立自强攻坚战,将粮食综合产能稳固在1500亿斤以上。

  二是工业、科技等领域立足比较优势,找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在发展方式上由过去粗放式发展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转变,由卖“原字号”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变。聚焦煤木粮油原字号产业集中负向拉动的结构性阵痛,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国之重器企业实现“老树发新枝”,加速培育体现国家战略安全意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强度,打造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平台,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努力成为东北地区科技研发高地、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创新人才集聚地。

  三是以实施主体功能区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牵动,积极推进哈长城市群、哈尔滨现代都市经济圈建设,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补齐边境地区短板,聚焦全省一大油田、四大煤城、两大国有林区的资源枯竭与产业接续替代问题,把生态修复治理作为发力点与支撑点,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好减碳、固碳、零碳三篇新文章,打造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型国家第一方阵。绿色低碳发展是龙江的比较优势和底气所在。坚持系统观念,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行业和企业率先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探索碳预算、碳账本管理等机制。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推动黑龙江碳汇项目跨区域交易,让富集的碳汇商品实现对外全方位输出。深入探索生态银行、碳普惠等新机制,推动哈洽会、中俄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实施碳中和落地。发挥天然绿色有机和原生态优势,减少化肥、农药和除草剂使用,到2025年绿色及有机食品种植面积突破1亿亩。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打造绿色车间、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积极探索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实现“零排放”绿色出行。运用最严厉的约束和科技创新手段,把住全省减碳、固碳、零碳的重要领域与关口。在有条件的市县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为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拓宽通道。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力争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成为自觉行动,让绿色成为龙江振兴发展的最亮丽底色。

  五是坚持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统筹加强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养老、助残等各方面保障,发展普惠托幼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及时解民忧、纾民困,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3日 08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