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运筹帷幄定基调,步调一致向前进
——二〇二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侧记
每到年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第10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别具深意。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北京,京西宾馆。在此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大计。
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定向,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受大战大考,推动经济稳健复苏,“十四五”开局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应对风险挑战,我们党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更加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更加自觉做到步调一致向前进。
立足新发展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将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与时俱进的思想,凝聚砥砺奋进的伟力。
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宏阔的视野、深邃的思考,既立足当前聚焦热点问题,又着眼长远把脉发展大势,指引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我们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8日上午,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回顾即将收官的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必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年,面对发展中遭遇的各种困难挑战,2021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极为不易、亮点突出的成绩单:
——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内生产总值稳步迈上新台阶,占全球经济比重继续上升,持续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保持全球疫情防控优势地位。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天问一号”着陆火星,载人航天成绩举世瞩目,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即将并网发电。
——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出口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光伏、风电等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凸显,集成电路等短板产业国产替代和技术迭代加快。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推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取得重要成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生效。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城镇新增就业预计超过1200万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粮食又获丰收。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面部署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自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来自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来自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分组讨论中,与会同志对这一年的经济答卷感触深切。
难中求进,来之不易的成绩,饱含珍贵的发展智慧。
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党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四个必须”——
“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居于首位。
回眸今年经济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重大挑战,既有大风大浪,也有暗流涌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能够沉着应对,过险滩,闯难关,关键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步调一致向前进,拔了不少钉子,稳住宏观大局。”
“越是重大关头,越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这是中国经济化危为机、破浪远行的根本依靠。”一位与会同志的感悟,引发广泛共鸣。
立足非凡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阐明深刻启示: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再走大呼隆、粗放型发展的路子,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关键是要保持宏观大局稳定,把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不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不能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也不能把攻坚战打成消耗战。”
“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和实施政策措施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经济规律,以实践标准来检验。”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述,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指引。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稳中求进”,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以贯之的工作总基调。
今年会议上,在定调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读懂这个‘稳’字,就要深刻理解中国经济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国内外环境。”与会同志深有感触。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需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综合国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展现稳中求进的定力之坚。
越是关键之年,越要把“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落实到政策层面,以“稳”更好地求“进”,以“进”更好地促“稳”。
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的这七大政策取向,勾勒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路线图。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
越是关键之年,越要坚持问题导向,扭住“稳”的关键点,找准“进”的切入口。
“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回应社会关切,会议作出一系列明确部署。
越是关键之年,越要从容不迫,保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沉稳和耐心。
当前,疫情仍然是影响世界经济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全球疫情延宕反复,一些国家的防控政策左右摇摆,而中国始终绷紧疫情防控之弦,走出了一条精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之道。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要进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尽可能减轻对经济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我们的这个方针,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就是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
分组讨论中,与会同志表示,增强信心、保持定力、夯实基础,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在新征程上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关键。
“正确认识和把握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是各国都面对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阐述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路子应当怎么走?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创造条件、完善制度,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谋略长远,又只争朝夕。
“促进共同富裕,不能搞‘福利主义’那一套。”总书记特别警示。
前车之鉴需要正视:当年,一些拉美国家搞民粹主义,高福利养了一批“懒人”和不劳而获者,结果财政不堪重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长期不能自拔。也有一些高福利国家虽然没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但很多人变得吃不了苦、不愿干活,国民进取心开始止步。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当前要做好的工作——“重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也是一个重大问题。
近年来,由于认识不足、监管缺位,我国一些领域出现资本无序扩张,危害经济健康发展,损害群众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如何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答案,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探索作答。
“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会议指出。
妙喻之后有良方。
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要资本有序发展。会议要求,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关乎全局,至为关键。
“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谈到这一要点,总书记明确要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了粮食安全:“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开源也要节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并作出明确部署: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深入开展‘光盘’等粮食节约行动,广泛开展创建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
关于其他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一一深入剖析、作出部署。
“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现阶段,我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较多,但总体可控。
“我们要发挥好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见微知著,抓早抓小,着力避免发生重大风险或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
“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近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地方搞“碳冲锋”,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甚至出现“拉闸限电”现象。
“这些都不符合党中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确保能源供应。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次大考,需要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
“体现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上”
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点出了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开展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地方的农村改厕大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造成大量厕所存在问题。
“这些问题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领导经济工作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必须有系统思维、科学谋划。”习近平总书记点出问题的关键——“领导经济工作专业能力十分重要。”
如何做到更“专”?习近平总书记提供了指南:
“领导干部提高领导经济工作能力不是只懂一点经济学知识、科学知识就够了,还必须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不断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防止因为“细节中的魔鬼”损害大局。
他进一步指出,“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
贵在细节,重在落实。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确定了重大战略目标,就要以钉钉子精神坚韧不拔推进,锲而不舍,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上。
运筹帷幄定基调,步调一致向前进。
与会同志一致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学深悟透,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开拓前行。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邹伟、韩洁)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2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