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春天里,播下“甜蜜的期许”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春天里,播下“甜蜜的期许”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2-17 04:1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技术为广西甘蔗春耕按下“加速键”——

春天里,播下“甜蜜的期许”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通讯员 关妮纳

  虎年春节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甘蔗种植户韦生满家的700亩甘蔗已接近砍收尾声,即将迎来新一季的甘蔗种植;而在广西农业科学院试验大棚里,新一批甘蔗健康种苗“整装待发”。

  “别看现在这苗才巴掌大,二三月份移栽大田,通过我们的扦插栽培技术,可以一株变两株甚至多株,快速分株生长,到年底就长成比人还高的甘蔗了。”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建明捧起一株绿油油的甘蔗健康种苗介绍着。

  吴建明口中“从一到多的扦插栽培技术”正是他和团队经过多年科研攻关发明的“甘蔗健康种苗主茎扦插栽培技术”。“将分蘖后甘蔗健康种苗植株的主茎进行扦插,原苗和扦插苗均可生长成茎,实现种苗一株变两株。扦插后的种苗在实际生产中成活率高、分蘖率强、下种量少,而且地下芽库充足,延长宿根年限。”吴建明说。

  韦生满就是这项技术的受益人。2019年,他改种了“桂糖55号”健康种苗。“以前,自留种一亩地要0.8吨到1吨甘蔗做原料蔗,而买一亩健康种苗扦插后至少可得两亩苗,这两个种植成本基本扯平。关键是,健康种苗分蘖率高,产量每年比自留种高10%,再加上宿根年限比自留种多一年,可以额外多收一季甘蔗。几年下来,每亩能增收3000多元。”韦生满说。

  并不是每一位种植户都能像韦生满这样勇于尝试,以自留种为主要栽培方式的蔗农在广西仍然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严重制约着广西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和低成本”一直是广西农科院甘蔗科研人员攻关的方向。

  刚刚过去的2020/2021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达1200万亩,位列全国第一。由广西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全国单一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桂糖42号、适合机械化种植的桂糖44号、高抗黑穗病的桂糖55号、桂糖58号等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近乎占据了广西甘蔗种植面积的“半壁江山”。

  “但是健康种苗想要全面替代传统农民自留种,除了种苗质量优于自留种,还必须要让种苗生产成本低于自留种,否则蔗农难以接受,所以我们在健康种苗的基础上,又研究了从一到多的快繁技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吴建明告诉记者。

  广西绿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甘蔗良种繁育一级基地,承担着崇左蔗区大部分的甘蔗种苗供应,虽然基地健康种苗产量达5000多吨/年,但是每到播种季,种苗还是供不应求。

  “健康种苗扦插栽培以后,繁育速度比常规技术提高两倍以上,生产成本下降40%以上,可以加快保障春耕时节甘蔗种苗供应。”基地负责人黄世忠说。

  基地里,工人们正将一部分健康种苗移栽大田。几十万株的健康种苗又将带着新的希望,开始为新的榨季提供健康蔗种。2月种植,4至5月可以直接剪主茎去做扦插,6至7月再重复剪,再扦插栽培,这样就能一亩变三亩。2月种植的原苗当年11月后就可直接砍收进厂做原料蔗;4至5月扦插栽培的在次年1月以后可以砍收进厂做原料蔗;6至7月扦插栽培的在次年1至3月可以做种苗供应蔗农种植,兼备了原料蔗和种苗双重功能。

  “农时不等人呀!我们的工期都排得满满的。”基地技术人员秦海东一边从大棚里搬苗一边笑着说,“种蔗效益好,农户热情高,期待迎来又一个甜蜜的丰收年。”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7日 03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