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两会光明视角】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十四五”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建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从多维度多角度,积极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
产业旺文化兴民生改善不停步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红光上村党支部书记马乙四夫代表最关心的事,就是如何带领村民致富。
“这几年,黄河生态持续改善。我们因地制宜发展冷水鱼养殖,打响绿色经营品牌,市场销售情况良好。周边村民还可以到这里来打零工,清洗渔网、投喂饲料等,一人一天能有200元收入。”马乙四夫说,目前,全村冷水鱼年销售总额300多万元,富了日子、美了生态。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2021年以来,监测帮扶机制不断完善、强化落实,政策举措、机构队伍等衔接有序推进,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中央财政针对脱贫县的政策措施十分给力,让我们能更好聚焦发展重点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副县长欧彦伶委员说,政策支持让曾经深度贫困的仫佬山乡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走上了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安徽省定远县吴圩镇九梓村党总支书记王萌萌代表说,在九梓村,乡村网格员们承担了政策宣传、常态化走访、信息报告等工作。哪家发生了变故、遇到了困难,网格员们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并报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生活越来越好,基层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中心副主任杜美霜代表介绍,近年来,在当地文化部门的组织下,她积极开展戏曲进乡村、进校园等相关活动,每年参与“送戏下乡”100多场,以艺术惠民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
“近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吐木秀克镇党委书记廖朝阳代表说。
“农村医疗综合水平显著提升,求医不用跑远路,名医就在家门口;免费体检、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功能成效明显,一笔笔医疗改革红利、一项项医疗便民举措,汇聚成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廖朝阳说,“小康不小康,进门看住房”,近年来,农村一栋栋安居富民房拔地而起,房内设施一应俱全,越来越多的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甘肃省积石山县政协副主席马邦河委员表示,易地扶贫搬迁,为甘肃临夏州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状态下的1.47万户7.51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带来福音。通过城镇楼房和农村中心村集中安置,新建安置点164个,搬迁入住和稳定脱贫目标顺利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阔步走在致富路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普查普治、应收尽收、住院收治’,将结核病胸片筛查纳入全民健康体检,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给人民群众带来真切实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副巡视员地力夏提·亚克甫委员说。
着眼长远勾画未来民生蓝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对于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左右,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直面新问题与新挑战,符合新发展阶段现实需要。”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代表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委员建议,以劳动教育为抓手,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在广大师生中大力弘扬勤俭持家、勤奋做事、勤勉为人的劳动美德,积极推进新时代耕读教育的新探索新实践,依托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民丰收节等开展文化传承式劳动教育,传播耕读传家的优秀传统文化。
“塑料污染防治是民生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不少地区发展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对秸秆、芦苇、菜叶等植物废料进行再生性综合利用,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为乡村振兴赋能。”民建中央常委马国湘委员建议,在全国范围完善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标准体系,推动建立国际互认机制,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检测与认证中心,大力推广全生物降解新材料,积极促进循环经济,更好地在生态方面惠民生。
“要扩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规模、提升培养质量,进一步发展养老护理职业教育;探索养老护理人才奖励政策,关心支持养老护理员成长,定期组织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不断为他们营造成长空间;要打开养老护理人员的成长晋升通道,使养老护理成为有体面有尊严的职业,让更多年轻人能走进来、留得住。”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代表说。
(光明日报北京3月9日电)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10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