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王东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将于6月26日开幕。目前,成都已做好准备迎接大运会:49个大运场馆和大运村全部完工通过验收,13个配套交通项目建成通车;竞赛组织进入全面冲刺阶段,大运火炬“蓉火”和奖牌“蓉光”发布,大运火种完成交接;18个竞赛大项、269个小项将迎来运动员的精彩角逐……
成都大运会设置比赛和训练场馆49处,分布于15个区(市)和在蓉高校,目前已全部完工。49个场馆中,13个为新建场馆,其余36个为旧馆改建提升,精选22个场馆推进智慧化场馆建设,体现“绿色+科技”办赛理念。
绿色大运,成为海绵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仲春时节,几场春雨让“一秒入夏”的成都回到了春天。位于成都市东北部的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外,经历一夜的小雨洒落,清晨,这里的地面仍旧是干爽整洁。
原来,这座大运会期间举办篮球比赛的场馆,正是展现绿色大运、智慧大运特点,以及海绵城市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在该体育中心外,围绕场馆一周的灰沥青混凝土地面看似平平无奇,却内有乾坤——打开瓶盖,将水缓缓倒在地上,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流水在接触到地面的一瞬间便消失无踪。干爽的地面,就好像从来没有水浸入过。
据介绍,这是因为场馆周围都采用了透水混凝土技术的结构地面,这种“黑科技”可以让地面高效渗水、透水,持续保持路面干爽。最重要的是,它还有将雨水自然留存的功能。留存的雨水经过香体中心雨水回收系统的处理,又可以转换为场馆的绿化养护用水。在香体中心,利用这种雨水回收系统全年节水3000吨以上,耗水量降低20%,能基本满足绿化养护用水。
值得一提的是,新都香体中心也是成都市新建大运场馆中最早应用透水混凝土地面的场馆。
成都之北,大运会闭幕式举办场地凤凰山露天音乐公园绿意盎然。据了解,公园整体景观设计融入天府文化、凤凰文化、古蜀音乐文化,同时兼具国际化风格;采用海绵城市设计,实施屋面绿化技术和景观水生态平衡技术,巧妙利用坡地高差首创生态隔声系统设计,实现了公园低成本运营维护。
作为大运会服务保障的重要功能载体,设在成都大学的大运村,以“建改结合”的方式进行筹建,既满足赛时运行要求,又考虑赛后学校教学和周边社区的使用,实现节俭办赛和可持续利用。“目前大运村所有项目建设已全部完工,村内配套设施顺利推进。”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大运村部负责人介绍,大运村划分为运行区、国际区、居住区和交通区,运动员注册、饮食、文化交流、健身在大运村内都能一站完成。
按照“绿色、节俭、必须”的原则,成都大运会共设置比赛和训练场馆49处,分布于成都市15个区(市),包括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香体中心等13处新建场馆,以及四川省体育馆、城北体育馆等36处改造提升场馆。目前,一大批场馆经过改扩建,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成都大运会的49个新(改)建场馆已全部完工,场馆的功能硬件和服务软件全部达到国际比赛水准,大运村运行体系和功能支撑已经成形。”相关负责人介绍。
科技助力,全方位赋能智慧大运
成都大运会所涉及的49个比赛和训练场馆,分布于成都市15个区(市)。这些大运场馆,都应用了不少建设新技术和运营管理“黑科技”。除新都香体中心的透水混凝土地面外,凤凰山体育公园综合体育馆的地面,也配备了制冰/热回收系统,可实现专业冰球/篮球场地快速转换。
此外,凤凰山体育公园足球场采用的专业锚固草坪,不仅四季常青,还包含了自动灌溉设备和通风设备。
除了场馆硬件设施以外,在软件方面,成都大运会还构建了智慧高效的赛时运行体系。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成都打造了智慧大运体系,充分应用5G、8K、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起赛事信息系统、场馆智慧管理体系、大运村服务体系,将智慧应用运用到场馆管理、观赛体验、媒体传播等场景中。
目前,这套智慧场馆运行管理平台已覆盖包括大运场馆在内的22个成都体育场馆,全天候在线监测、分析预测各场馆设备状态和能耗环境。大大降低了场馆运行成本,提升了场馆运营管理水平。
这套由成都市体育局申报的智慧场馆运行管理平台项目,去年成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公示名单中的8个体育类特色基地公示项目之一。
再过两个多月,当大运会开幕之际,“大运元宇宙体验平台”即可让世界来宾在手机端、机器人端等设备体验成都美景美食和购物,给国内外年轻人带来交流互动新体验;大运村和“志愿者之家”等场所,通过4K高清屏幕为参赛人员提供可视化、智能化、趣味性健身训练;遍布东安湖体育公园和川投网球中心的智慧路灯“小白杨”,通过整合照明、交通视频监控、WiFi、LED信息显示屏等物联网智慧设备,实现赛事与智慧城市管理交融发展。“掌上大运”终端和智慧翻译系统,可提供赛事提醒、赛事观看以及导航、智能翻译等便捷高效服务。
2月27日,以赛事命名的“大运号”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了AI卫星互联网首次融入世界综合性运动会,为大运会提供卫星数据通信、融媒体资源、碳中和监测以及“大运星球”互动功能等方面服务。
“成都大运会将是展示成都科技创新力量的一次盛会,不仅为新技术提供运用价值,还创造更多本土科创企业与世界综合性运动会精准接轨的机遇。”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开发活动部专职副部长苗峪源表示。
严格防控,为大运会提供完备的防疫保障
为实现安全办赛,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疫情防控方面,成都大运会将借鉴北京冬奥会经验,建立工作专班,18个竞赛项目将实行“一赛一策”防疫细则,实施严格的闭环管理。
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高标准运营赛事?同样成为成都大运会筹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为此,成都已经编制了《成都大运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涵盖入境、大运村、场馆、住宿点等10个方面内容和远端防控、疫苗接种、核酸检测、个人防护等48条措施,形成赛事防控政策体系。
日前,成都大运会组委会相关部门专门举办了“科技赋能大运专场对接会”。来自智能智慧、疫情防控等领域的20项硬核科技亮相,这些有望服务大运会的“黑科技”,将助力成都呈现一场更精彩、更安全的大运会。
对接会上,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共在2大方面、14大类别与相关科研单位进行了对接,其中既有智能智慧类,包括环境清洁、消杀服务、测温防护、颁奖仪式、体育展示、娱乐空间、安防系统、接待咨询、导览系统和医疗保健十大智能智慧应用场景;也包括防疫防护类,涉及防护、消杀、消毒、测温四大类用品。
通过对接会,一大批“黑科技”产品将出现在成都大运会上:由当地科技企业研发的新冠一体化核酸检测盒将投入使用,“它就像一个打火机一样大小,检测后30分钟之内就能够出结果,非常便捷。”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冠一体化核酸检测盒整合样本制备、扩增及检测三个步骤于一个打火机大小的检测盒中,减少样本预混和加样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人为失误,相当于为每个样品提供一套全新的PCR实验室,将可能的交叉污染和病原体传播风险都控制在密封的检测盒内。
在大运会上,“抗新冠病毒纳米喷雾”也将正式投入使用,该产品用植物基替代石油基化学品,通过在喷洒物表面残留一层纳米涂层,让纳米喷雾材料与细菌表面的膜蛋白结合,形成网络状结构,包裹在细菌表面,瞬时灭杀细菌,能持续48小时有效杀灭,抑菌率大于99%。
据了解,为了办好大运会,在科技防疫、场馆建设、科学训练、赛事直播等多个方面,成都涌现出一大批丰富多样的科技产品。此次,围绕“保运行、保比赛、保转播”工作要求,按照“绿色、节俭、必须”的筛选原则,共筛选出20个项目。特别是在赛事防疫、检测消毒、智能训练、新一代通信等方面,展示的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将为大运会办赛、参赛、观赛贡献科技力量。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14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