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浙江湖州德清县禹越镇三林村大禹生态农庄的小番茄采摘园内,负责人范旭民正在接待前来采摘的游客。棚室里,红彤彤的小番茄鲜嫩诱人,几位游客一边采摘,一边拍照打卡。这里的果蔬采摘园,正成为周边群众打卡的网红地。作为全国文明村三林村的“明星项目”,大禹生态农庄的建立和发展得益于禹越镇“村+企+户”共富模式的推广。
2010年,范旭民向村里流转了300亩土地,计划打造休闲观光农庄,但创业初期便遇到了资金不足、技术匮乏、招工困难等问题。三林村党委第一时间了解到情况,主动对接县镇两级资金和技术资源,同时协助他在村内招聘员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范旭民的休闲观光农业逐步形成了“大棚蔬菜连片、采摘果树成方、农科教娱一体”的发展格局,一跃成为德清东部最大的果蔬栽培基地。2021年,大禹生态农庄接待游客5.3万人次,营收1100万元左右,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75人,并带动农户130多人,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大禹生态农庄的成功发展只是禹越镇“村+企+户”共富模式的一个缩影。近些年,禹越镇探索构建“村+企+户”共富模式,村党组织盘活集体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租用集体土地、提供就业岗位——实现村集体、企业、农户“多赢共富”的良好局面。在镇党委的牵头下,禹越镇东港村将招商引资与盘活闲置资产相结合,大力实行“腾笼换鸟”,引进双林数字小微企业园,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社区型产业园,可提供就业岗位上百个。“‘村+企+户’共富模式,给村里带来了现代化的产业,还美化了环境、富裕了百姓,并逐渐吸引年轻人回村发展。”东港村党支部书记姜运权欣喜地说。
禹越镇组织委员郑泽威表示,禹越镇将在“村+企+户”共富模式中继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设立党员驻企专员,进一步做好企业的后勤保障,帮助企业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回报社会,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