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中国好手艺52】益阳小郁竹艺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中国好手艺52】益阳小郁竹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9-03 02:4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国好手艺52

益阳小郁竹艺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益阳小郁竹艺代表性传承人危禄绵

光明日报记者赵嘉伟、光明日报通讯员王笙采访整理

  早在明初,益阳竹器即成行业。到清代,益阳已是驰名江南的“竹器之城”。

  我出身手艺人家,小时候常去家附近的竹艺厂玩耍,看到一根根笔直的竹子,在老师傅手中“郁”成精美的竹器,由此对小郁竹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湖南益阳方言中,“郁”是将竹以火加热变软后,再拗造出各种样式器物的意思。在“火郁成型”过程中,手艺人全凭经验把握“火候”。加热时间太短,竹材难以“郁”型;反之,又会烧焦。要想练成“郁”竹手艺,必下一番苦功夫。

  制作一件竹器,须经选料、下料、烧油、郁制等三十多道工序。用麻竹制骨架,以毛竹做部件。将竹节刨平后,再烧油,为的是蒸干水分,烧掉表面杂质,使竹材表面干净、光滑。用火烤时,竹材中的糖分会受热排出,看上去,像是出了“油”,还能防霉防蛀。

  从前,大到竹床竹柜,小到竹扇竹灯,每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如今,借助电子设备代替打磨、下料等工序,既省时又省力。我尝试用小郁竹艺制作了手机架、车挂等小产品,很受欢迎。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常被历代文人墨客赋予刚直、有气节等人格化的精神象征。我将竹文化与小郁竹艺结合,与中小学校合作,开设“小郁竹艺劳作课堂”,传承小郁竹艺。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3日 01版)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