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艺术呈现海洋科考壮丽发展历程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艺术呈现海洋科考壮丽发展历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10-12 05: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好书荐读·文学】

艺术呈现海洋科考壮丽发展历程

——评长篇小说《海上漂来你的信》

  作者:崔昕平(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

  科技,是人类探索无边的未知世界的巨大动力和重要工具,承载着也实现着人类一个又一个朝向未来的瑰丽梦想。科技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地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但又始终如同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与大众的认知隔着遥远的距离。一封封来自远洋海域的海洋科考人的信件,将这层面纱与距离巧妙地消融了。于潇湉的儿童小说《海上漂来你的信》(青岛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以深切的科学关怀和巧妙的文学构思,通过海洋科考人鲜活的生命故事,切入我国海洋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主题,以一代代海洋科考人饱满执着的精气神,展望我国走向海洋强国的美妙图景。

艺术呈现海洋科考壮丽发展历程

  我国“探索二号”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60名科考人员,前往南海执行科考任务。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摄

  于潇湉近年来屡屡在科技类主题创作领域发力,逐渐摸索出一条让大国重器、尖端科技融入文学表达尤其是儿童文学表达的有效路径。这部《海上漂来你的信》对海洋科考人鲜活而富有温度的人物群像进行了丰满立体的艺术呈现。作品以艺术性的文学表达,讲述着闪耀崇高感的个人生命故事,传递出真挚的情感温度。作者善于以小切口写大事件,以个体人物勾勒科考人群像,以众多默默无闻的科考奉献者还原中国海洋科考事业艰辛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海上漂来你的信》以书信的形式,巧妙跨越了时间、空间、认知领域的制约,呈现出科学事业的整体风貌。在叙事的时间层次上,作品以重叠、跳跃、回溯等方式,实现多个时间层的并行。作品对具体时间点进行了清晰的表述。最早的时间点,以1989年孩子千帆与父亲的通信为重心。其间,父亲以信件交流的形式,向孩子描绘了20世纪80年代第一艘海洋实习调查船——东方红号的远洋科考实景,穿插了为海洋科考牺牲的科学家曲成海和叶勋遇难的事件。之后,作品跳转到一个6岁就失去父亲的男孩的自述。直到在他高考结束与一位叫叶子的笔友恢复通信,才显示出2003年这个时间点。信件往来间,叶子大学毕业,成为远望三号测量船的女舵手。男孩大学毕业,应聘登上远望五号。再之后,叙事又来到2010年,千帆从事科研工作的妈妈登上远洋一号,以信件形式向女儿描述远洋科考人在船上的真切感受与科研场景。其间穿插了蛟龙号女潜航员张宜的故事。借张宜的信件,介绍了潜航员极为特殊的考试项目和艰苦复杂的工作任务。另一个时间点聚焦在千帆身上。毕业后从事海洋科普杂志编辑的千帆,登上海洋科考船做跟踪报道,与一个叫夜星的男孩通信,时间显示已经到了2014年。此外还有给自己小时候写信的叶丛的故事,雪龙号船长王忠的故事等。

  作家以信件的形式,填充了大量的细节。不同人之间的通信,牵出了不同时间点上不同的人物与故事。从初代海洋科考人乘东方红号、以人工下潜取样,到2005年叶子所在的远望三号以“接力式跟踪”执行神舟六号围绕地球飞行保障任务,再到2021年曲承所在的远望五号执行长征5号B火箭升空的测控任务,还有张宜、叶丛等描绘的从一张白纸上开启的深潜事业等。围绕这一封封信件,作品生动描绘出我国科考事业的发展步履,复现了一次次科研爬坡的艰辛,也凸显了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作家占有了丰富的海洋科学知识,涉及的时间、数据和术语,都力求做到严谨准确。大量的素材储备,支撑了作品精细的海洋科学描述。海底奇景、黑潮、暖流、冷泉、黑烟囱、海雪等的描绘,构成了来自神秘科学世界与神奇海洋世界的双重阅读吸引力。诚如作家所愿,《海上漂来你的信》是一次颇为成功的、科学和文学的“破壁”,引领读者进入遥远、陌生且神秘的科学领域,描绘出独特的科学之美。

  于潇湉生活在海滨城市青岛,成长在中国海洋大学的校园。那里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所在地,新中国五六十年的海洋科学研究,在这里发轫、积淀、壮大。行走在海洋大学的于潇湉,常常会与海洋科学研究者和他们的真实故事温暖擦肩。这长久的耳濡目染,都以情感的形式,深深地印刻在作品之中。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海洋的深爱与熟稔。作品在密集的科技实景描绘中,不但展现了中国海洋科技事业令人振奋的迅猛发展,而且塑造了多位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科学家忘我投入的科研实景,家庭成员间深沉内敛的情感互动,都以大量的细节为支撑。作品虽是宏大主题,却始终具有鲜活真实的气息,让这些可敬的科技工作者,变成仿佛可触、可感的身边人。

  对牺牲的曲成海与叶勋的描写,不是力求高大,而是抓他们的生活细节。作者写日本留学回来的博士曲成海,屡次写到他吃东西的模样,迅猛、专注,吃东西时不抬头、不眨眼的表情,与做实验时一模一样,生动描绘了人物对科学事业的专注和痴迷。叶勋为了绘制浮游生物与底栖生物图谱,认真学习下潜。一个夏天练过去,英俊的叶老师像换了张脸一样。而之后再出海,叶老师的脸怎样晒也不会变色,这背后说的是科技人员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艰苦磨砺,是执着科研不计一切的投入。叶子信件中描述的远望三号处理故障过程摄人心魄:为了最快时间内排查故障,全船人以身体测试每一根电缆。故障终于排除,测控长努力控制内心的激动,开展及时而准确的报告,但“目光还是直线,声音却是曲线”。科技工作者顶住压力创造奇迹的精神与行为,令人动容。

  作品情感表达最柔软的部分,莫过于以曲承为中心的故事。曲成海去世后,妈妈谈“船”色变,船成为家里的禁忌,孩子寄信,把信折成了帆船形状,妈妈都得改成板正的四方形才肯寄出。而对大海与航船的痴迷,刻在孩子的骨子里了。孩子最终听从内心召唤,应聘登上远洋科考船。妈妈得知孩子选择去学校的时候,默默给孩子带去资金,也固执地转身离去;孩子执行任务,妈妈牵肠挂肚,深夜为了看直播,摔骨折了仍向孩子隐瞒病情。这位妈妈,支持了丈夫毕生的科考事业,太知道用怎样的自我牺牲与隐忍,确保科考人无后顾之忧。作品展现了海洋科学研究突破的背后,有着沉甸甸的信念力量和巨大无私的付出。

  于潇湉对笔下人物之间的关系,保持着足够的神秘感。直至作品尾声,这些看似相对独立的人物与故事,现出紧密关联。千帆是开篇故事中那个踢到搪瓷茶缸的孩子,曲承是曲成海的儿子,叶子是叶勋的女儿……一代代海洋科考人,以一种天然的使命感,前赴后继地推动着我国海洋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即便是理科思维不够优秀的千帆,也以海洋杂志编辑的身份投入科普工作,表达着对海洋事业融入血脉的挚爱与身体力行的传承。

  《海上漂来你的信》中那些子承父业进行科学接力的年轻人,那步履依然矫健的老院士,那些晕船严重,吐得浑身乏力却仍要“抢海水”的科技工作者,那些朝气蓬勃的80后首席科学家,是中国海洋科考人群体的典型代表。他们精神深处的共通性,就像千帆所述,“在所有的科考船上我都能感受到一种魂,这种魂让人从登船那一刻起,就和船融于一体”。这样一个群体,这样执着、勇毅的科学精神,支撑起代际相传的海洋科考事业,点亮海洋强国的璀璨未来。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2日 14版)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