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记者手记】
光明日报记者 王雯静 万玛加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李春剑
2100多年前,少年将军霍去病率军进击河西,大败匈奴,匈奴人唱着“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悲歌黯然离开丰饶的祁连山牧场,汉王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暮春时节,记者从青海西宁出发,一路西行,门源、祁连、张掖、敦煌……从祁连山南麓到北麓,沉浸体验祁连山自然之美。
国家公园建设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出发前我们心中预设的问题,随着采访的深入,一切似乎有了答案。
这一路,巍峨的高山被皑皑白雪覆盖,望之如堆琼垒玉。驱车行驶其中,高耸的云杉,成片的圆柏,野兔在林中穿梭,旱獭频频闪现,还有环颈雉、蓝马鸡时不时出来“遛弯”,每次和这些小生灵“偶遇”,都会引起我们的一阵欢呼。这无疑是祁连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最好例证。
这一路,“与湿地握手,和生态相拥”“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牧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了”是管护员们共同的感受。这也说明,“保护祁连山,守护母亲山”已成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的行动自觉。
这一路,我们惊叹于国家公园建设的智慧化水平。与青阳沟女子管护队一同巡护时,她们的手机终端实时播报巡护时长和里程,轻轻一点便可上传巡护日志。在大数据中心,管护员们的终端数据汇聚于此,祁连山国家公园的资源监管、巡护管理、生态保护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一路,我们时常被感动——
我们感动于管护队员们的坚守,他们常年与大山相伴,硫磺沟管护站站长郑伟国提到最多的就是“任何人都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伤害野生动植物”。
我们感动于孩子们稚嫩的眼神,当老师要求绘制“你心目中的祁连山”时,冰川、河流、草原、湿地跃然纸上,雪豹、白唇鹿、旱獭等野生动物栩栩如生。正如孩子们所说,“我们生活在祁连山的山脚下,我们就是祁连山的小主人,我们要保护我们所爱的祁连山!”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祁连山慷慨地为我们这些久居城市的客人献上数不清的美景盛宴,将我们重新糅进大自然的怀抱。期待更多的人走进祁连山,在山林间聆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乐章。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6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