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论坛】
作者:岳永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评论员、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深入,其已成为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助推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渠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教育强国、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乡村教育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力打造教育数字化的中国方案,在构建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探索符合国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上实现了突破,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在政策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抓手,将为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乡村教育不仅是培育人才的重要环节,还承载着传承乡土文化的使命。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将赋能教师教研、课堂教学、家校社互动全过程,助力将乡村学校办成有活力、有乡土气息的学校,助力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快构建家校协同育人体系,加快推动城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目前,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99.9%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当前,我国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主要面临着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差异较大、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和意识整体有待提升、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存在不同程度错配等问题。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要从整体设计入手,充分保障必要的信息支撑、人力支撑和财物支撑。笔者认为,在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建立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助推城乡教育数字化均衡发展。加强城乡学校结对共建,建设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体系。鼓励城乡学校组建跨区域智慧教育共同体,促进双师智慧课堂建设,通过结对开展教学活动等帮扶手段,实现优质资源城乡共享,从而丰富乡村学校数字资源,拓展乡村学校资源承载能力。
提升乡村教师数字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促进乡村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教师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支撑,具备较高数字素养的教师是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想提高乡村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为乡村教育数字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须加快建设教师数字能力培养平台,开发数字化学习共享资源,打造数字素养教育专家人才库,增加乡村教师数字能力研修机会。可以通过开展在地化培训,构建乡村教师数字能力提升路径与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乡村教师对数字技术的理解与认识,不断提升其教学理论与技术水平。
构建乡村数字教育服务体系,拓展新型乡村教育空间。一方面,统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等各方力量,着力搭建数字化教育综合服务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乡村当地条件的数字基础设施,补齐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短板。另一方面,发挥乡村数字化教育示范点的带动引领作用,遴选经典案例,总结先进经验,提升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建设成效。
总而言之,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要在课程、教学、教师、评价等各个层面发力,以切实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为根本导向。加强我国城乡教育共同体互促共进,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使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各个环节,让教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支点,必将撬动更多带动乡村发展与振兴的人才力量。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6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