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支撑体系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支撑体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0-10 04: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吴义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支撑体系,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需要把绿色发展放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进行系统谋划。推动绿色发展必须统筹推进文化、教育、人才、科技和产业支撑体系建设,通过有机联动、协同合作形成环环相扣、相得益彰的发展合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厚植绿色文化,为绿色发展铸魂

  绿色文化是绿色行为规范、绿色思维方式、绿色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具有为绿色发展铸魂的重大价值。厚植绿色文化,有助于引导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适应绿色发展要求,形成绿色思维和理念,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促进绿色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夯实思想根基。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蕴含“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然观,“取之以时、用之有度”的发展观,“勤俭节约、俭以养德”的生活观,是绿色发展的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绿色文化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如果过分陶醉对自然的胜利,将会遭受“报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积极传承者和主动践行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夯实绿色发展的思想根基。

  引领发展方向。绿色发展不仅涉及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还涉及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要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观念;落实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价值目标,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和生态环境,彰显绿色发展为了人民的价值依归;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凝聚广泛共识。优化绿色文化传播内容,坚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增强通俗性、大众化,使人民群众看得懂、听得进、做得好。创新绿色文化传播方式,借助各类传播平台,运用直播、微课、短视频等流媒体形式,实现多元渠道共鸣。拓展绿色文化传播路径,把绿色文化嵌入制度、注入产业、融入生活、渗入惠民工程,使人们在实践中践行绿色理念,提升绿色素养。

  2.推进绿色教育,为绿色发展筑基

  绿色教育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着传播绿色文化、培养绿色人才、助力绿色科技、兴旺绿色产业的基础性作用。要坚持把绿色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多管齐下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科技创新规律的教育体系,践行教育服务绿色发展的时代使命。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教育部、文旅部、科技部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绿色教育领导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社会、学校、企业等多主体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推动绿色教育融入学习、生活和社会发展实践,寓教于学、寓教于行。建立科学的经验交流、督促检查、表彰激励和评价反馈工作机制,在教育积累中探索普遍性的成功模式并进行示范运用,打造绿色底牌。优化保障机制,为发展绿色教育提供合理的政策、经费、人才和物资支持。

  健全教育体系。绿色教育的关键在高校。要升级学科体系,大力建设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绿色制造等学科,推动理工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完善课程体系,将绿色知识融入相关专业课程,建设若干通识性公共选修课。优化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理输出,拓展绿色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改善教学方法,培养绿色思维,强化实践体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完善法律规范。绿色教育法治化是规范绿色教育进程、传播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全民绿色素养的重要保障。推进科学立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绿色教育的主体、客体、机制以及相关责任、义务,把绿色教育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结合实际制定相关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为开展绿色宣传教育提供方向指导和制度保障。保证严格执法,监督责任主体切实履行绿色教育职责,依法维护公众参与绿色教育的权益。

  3.培养绿色人才,为绿色发展汇智

  国之命脉,重在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绿色人才是最具能动性、革命性的生产要素,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智力支撑,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强化政策支持。坚持党管人才,夯实人才组织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施策,促进绿色人才全面发展。推进绿色环保领域人才工程建设,鼓励绿色人才参与各级各类人才计划选拔,提升人才社会地位。坚持优劳优酬,优化物质、精神双重激励机制,着力保障人才薪酬待遇。支持人才成果共享,允许使用绿色知识、技术和发明专利获取收入、创办企业,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加快队伍建设。重视绿色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实现人才价值。悉心培育人才,健全培训平台、交流机制,拓展人才知识、技术和视野,提升人才攻坚克难本领。倾心引进人才,因地制宜分类制定人才引进标准,凝聚一批推进技术创新的青年才俊和领军人物,打造人才梯队。精心使用人才,深化人才管理改革,保证人才有序竞争、动态优化,激发人才活力。

  完善评价机制。人才评价是管好、用好绿色人才的“指挥棒”。要实行人才分类评价,具体把握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的身份属性,分清理论研究者与技术革新者的差异特征,为合理评价各有侧重的人才选好参考类别。科学建构人才评价标准,根据人才的甄选分类,合理设置资历、学历、成果、转化等评价指标,突出效益、业绩、贡献。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建立同行评价为基础、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为辅助的评价体系。

  4.创新绿色科技,为绿色发展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绿色科技是绿色发展的引擎,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力保障。

  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绿色科技创新平台是整合创新资源、推进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坚持“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方式,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科技创新平台。着重建设和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强与世界知名研发机构合作,聚焦绿色技术创新前沿,推动重大绿色共性技术研发项目落户,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

  构建产学研融合共同体。教育、科技和产业统筹推进、融合发展,是绿色科技创新的机制保障。加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以产学研融合机制促进组织协同、平台互动、要素流通。深化绿色科技供给侧改革,建立链条完整、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科学研究、后续试验、产品开发、应用推广等绿色创新环节的有效衔接,实现绿色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落地的良性互动,真正形成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机制。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握绿色技术攻关方向,坚持问题意识、目标导向,聚焦发展需要,着力解决低碳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不足问题。抓住绿色技术攻关重点,整合多主体优势科研力量,推动科技攻关研究链条深度融合,着力研发一批“杀手锏”技术、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明确绿色技术攻关路径,以“双碳”领域科研项目为引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路线选择以及产品服务的导向作用,实现技术、资本、产业有效对接,打造一流绿色领域技术创新高地。

  5.做强绿色产业,为绿色发展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绿色产业兼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绿色转型的新兴经济形态。

  凸显产业发展优势。推进绿色“产业化”,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培育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绿色化”,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强化能耗、水耗、环保、安全和技术等标准约束,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产业绿色升级。全面发展绿色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

  完善产业发展机制。形成绿色产业市场准入机制,确定产业边界,建立产业认定机制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破地域壁垒,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的市场发展环境。健全绿色产业市场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财政专项资金、税收优惠、人才补贴等手段对绿色企业进行补偿、奖励,降低绿色项目运营成本,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构筑绿色产业市场约束机制,完善绿色政策法规,严格绿色效能评估,制定环保失信惩戒和退出办法,推动有限资源向优质企业流动,实现优胜劣汰。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增强绿色产品服务供给,打造绿色消费新引擎,拓宽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聚焦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制造示范、绿色能源推广等重点领域,在重点城市谋篇布局建设一批绿色产业园、绿色科技城等示范性重大工程,拓宽绿色产业发展的区域空间。扩大绿色产业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绿色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增强制定国际规则、国际标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拓宽绿色产业发展的国际空间。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10日 06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