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刘曙光:大运河文化的构建与传承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刘曙光:大运河文化的构建与传承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0-14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专家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大运河文化的“前世今生”

  在历史上,大运河通常由中央政府组织开凿,主要功能是漕运。据文献记载,大运河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吴国,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在隋唐宋时期,漕粮通道以东西方向为主。元朝开始,随着中国的政治中心迁移到北京,郭守敬开通会通河和通惠河,“裁弯取直”,形成了南北向全线贯通的京杭大运河,一直维持到了清朝末期。1855年,由于黄河改道,今天黄河以北的运河由于水源干涸等问题,河槽基本终止,而南方的大运河仍然发挥着交通和水利的作用。

  1996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发布了《国际运河古迹名录》,对中国古代的大运河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大运河是中国第一条实现“穿山越岭”的运河,在整体概念和建造上都有重要性,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水道之一,更是世界运河史上的里程碑。

  提起大运河,很多人都感到非常亲切,但是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国内在古代大运河是不是文物遗产这一问题上还没有形成共识。2006年,随着大运河申遗工作的全面启动,我们主要解决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从文物或者文化遗产的意义上,把大运河识别、区分出来。第二,对那些具备世界遗产价值的运河遗产作出判断,在世界遗产的语境下提炼出中国大运河的突出普遍价值。

  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效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世界遗产事业中的影响力,还在规划体系、协调机制、监测体系、系列申报等方面实现创新。建立了全世界唯一的由国家层面主导建设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突破了运河遗产整体申报的惯例,实现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在完整性方面的理论创新。

  保护大运河遗产,弘扬大运河文化

  从古迹,到文物保护单位,再到世界遗产,大运河申遗成功了,但是有关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仍在继续。

  大运河的当代价值是什么?大运河文化有哪些内涵?一方面,大运河作为流动的文化遗产,地理空间跨度大,延续使用时间长,文化遗产资源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好,是具有2500多年历史、极具特殊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活态遗产,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质载体。同时,大运河也是历史地理标识的当代传承。我们今天谈论大运河,不仅仅是古代大运河,也包括新中国时期形成的运河体系。透过大运河,我们能够看到中国人适应空间、地理,利用自然山水,不断求知探索创造的精神和成就。大运河作为一个沟通地理空间的工程杰作,映射着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的智慧。

  另一方面,大运河也是一个社会文化交流交融的载体,是一幅缓缓铺开的中国文化地理长卷。通过申遗,我们确认了大运河的文化和文物资源,使得大运河真正在物理形态上成为一种文化的标识,也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奠定了学术基础、工作基础、社会基础和人才基础。

  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实践。这样一个伟大的实践,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将对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丰厚滋养,也将为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光明网记者刘冰雅整理)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14日 03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