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影视创作让文化基因融入时代脉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影视创作让文化基因融入时代脉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1-01 04: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艺观潮】
 
  作者:汤玲(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电视剧《丁宝桢》在以史家之笔书写一代廉吏护一方百姓的热血故事中,展现他注重自身修养的家风传承;纪录片《传承》(智慧篇)聚焦中华大地上二十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蕴含其中从古到今一脉相传的中国智慧;电视节目《中国家宴》通过展现周岁宴、成人宴等不同场景主题的宴饮文化,梳理中国文化礼仪的发展演进……近期,一批以“传承”为创作关键词的影视作品热播,引发业界关注。创作者将历史赋予的宝贵文化资源和巨大创作优势转化为守正创新的丰沛能量,以影像追寻中华民族的历史来路,挖掘中华美学精神的独特意蕴,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有益尝试。

影视创作让文化基因融入时代脉搏

  传统文化经典IP一直被追捧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影视创作宝库。自萌芽始,中国影视就有从神话传说、历史演义、琴棋书画等民族文化资源中取材的创作传统。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将同名京剧搬上银幕,1960年中国首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取材自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形象,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播出的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改编自四大名著……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作品不断涌现,或取得良好的播出效果,或收获国内外重要奖项,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影视风景。

  进入新时代,“两创”方针提出,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方法论。从单纯的专家讲述、选手比赛、剧情演绎到综合运用实地考察、情景再现、沉浸体验、跨媒介改编,很多作品以寓知识于趣味、寓传统于时尚、寓经典于流行的融合思路,在赓续传统与创新发展中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有的作品开拓创作边界,选取更多富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进行点描,如勾勒大运河发展脉络的纪录片《大运河之歌》,揭秘典籍中神秘古国面貌的纪录片《寻古中国》,深耕中华美食文化的电视节目《一馔千年》等。有的作品将传统文化融入影像叙事系统,实现从碎片化展示传统文化元素到完整创作传统文化题材的转变。如电视剧《后浪》以青年一代传承中医文化为切入点;电视剧《我们这十年·唐宫夜宴》还原舞蹈家创作《唐宫夜宴》,精心塑造唐俑形象的艺术故事。有的作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崭新表达。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结合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舞台技术,展现经典书籍的诞生源起;电视节目《国家宝藏》通过VR、AR等手段营造虚实相生的舞台景观,带观众沉浸式感受文物的生动气韵;电视节目《诗画中国》为古代名画赋以3D效果,让观众穿越到画作中,感受诗画之间的流转传承。这些创新形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生活的“活水”、时代的“活水”、创造的“活水”,使那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经过开掘、涵养和转化,变得通俗易懂、亲切可爱。

影视创作让文化基因融入时代脉搏

  中华文化思想“高而不冷”

  优秀影视作品不仅会用新颖的形式暂时吸引观众的目光,还要让他们持续观看、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受到启发、获得指引。所以,创作者在思考如何创新表现手法、提升制作水平时,还力图通过“外在”形式的改变实现“内在”价值的传输,把诚挚真切的情感和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精神追求注入艺术表达,鲜明而有力地传递一种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主持人化身“当代读书人”,与汉代大儒毛苌共赴河北诗经村的丰收节村宴。荧屏上,当古人与今人共举丰收酒,齐诵“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让观众感受到了古代典籍和当下生活同频共振的情感力量,彰显中国人跨越千年却一以贯之的积极生活态度和深沉家国情怀。

  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阔时空背景下,影视创作不仅要让人获得情感共振、心灵共鸣,还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凝聚中华民族身份认同。从《梦华录》里的扶危济困,到《天下长河》的敬业乐群,再到《2023重阳奇妙游》里的孝老爱亲,这些创作所传达的主题思想都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培育形成的美德,是从历史发展长河中打捞出来的思想,是在中国人脚下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价值,正好契合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态与共同情感诉求,回应人们对于“我是谁”“何以中国”等问题的追问,让他们从回望筚路蓝缕的“来时路”中积蓄起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影视创作让文化基因融入时代脉搏

  中国意境之美深入人心

  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表达方式,涵养了极具辨识度的中华美学精神。近年来,影视创作者深刻体悟中华美学精神,以富含传统美学韵味的画面、镜头、场景,打造“无画处皆成妙境”的隽永审美空间。比如,网络剧《云襄传》中如水墨画般的画面构图,纪录片《中国》中尚“意”重“雅”的意境营造,电影《长安三万里》中诗情画意的故事场景,创作者将传统美学韵味融入视听符号中,落实到作品的场景设计、服装造型和镜头运用上,营造辞微旨远的意境。

  影视创作对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还在于让观众在静水流深般的审美体验中感悟故事的内在意蕴,引发他们对生命、历史和宇宙的思考和探寻。《诗画中国》在介绍《溪山行旅图》时,让镜头在峰峦高峻的山体与银线飞流的瀑布间推拉摇移,勾勒出一幅山高水长、物象千万的山河图景,使观者真切感受古人高山景行的品格。《2023中国诗词大会》为航天员出舱时拍摄的照片配上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的诗句,带观众沉浸式感受“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的文化自信和历史感怀。

  置身于信息技术和媒介环境快速发展的场域之下,中国影视创作既要自觉传承好中华文化的美学精神和艺术神韵,也应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视野下,追踪和掌握当今文艺发展的潮流趋势,善于运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将中国的特殊审美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认识,创造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影视精品。这就要求创作者善于从美学的角度,把艺术创造力与中华文化孕育的价值结合起来,将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在思想深度、文化表达和表现形式上不断开拓和提升。一方面,要凸显审美的“中国经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家国同构、兼济天下等理念,提高作品的审美品格。另一方面,也要自觉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融通中外,努力把握影视艺术发展的新内容、新表达之趋势,以新的审美发现和艺术呈现,彰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总之,在感受社会律动的基础上,在对中华传统文化敬畏和鉴别中,深刻把握历史进程中符合规律的趋势之向和生活之变,着力在思想内涵开掘上、在正向精神的表达上、在人性美善的昭示上下功夫,不断充实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张力,积极传递社会变革过程中所需要的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弘扬主流价值理念。

  本文配图均为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01日 15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