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以赛促学 严进严出 天津创新方法塑工匠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以赛促学 严进严出 天津创新方法塑工匠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2-19 05: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53】

  光明日报记者 刘茜 董山峰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王晓飞

  26金、19银、11铜,金牌榜第一!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天津选手的表现堪称惊艳。

  天津凭什么力压群雄?

  天津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吴立国的答案是:“我们已经探索出一套成熟的职业技术人员培育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从‘培养工人’到‘塑造工匠’!”

  “培养工人”和“塑造工匠”有什么不同?

  按照全国技术能手、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基础实验实训中心副主任孔庆涛的解释:“‘会干活儿’是工人,‘精益求精、能创新、会带徒’是工匠。”在孔庆涛心目中,工匠“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如何“塑造工匠”?

  天津有“三招”。

  第一招,是建立现代学徒制。

  在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记者见到车间班组长、90后王露予。他是冷弯校形技术领域的技术“大拿”,去年荣获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先进个人。毕业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火箭订单班”的他,就是现代学徒制的受益者。

  “火箭订单班”是为“大火箭”项目量身定制的,2010年9月,由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共同举办。至今已经培养出几百位中国航天高技能人才。

  “在国内,‘订单班’有不少,但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订单班’却不多见。现代学徒制的关键是,老师把教学场景搬进工厂车间,带着学生到生产一线,真正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拥有23年企业工作经历的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刘春平说,学校规定,每位教师都必须参与企业项目,年轻教师每年至少要有一个月在企业实践,“为的就是让教师始终能跟上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在学校,老师会按照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授课;出了校门,企业会有技术过硬的老师傅‘手把手’教我们。这种培养模式大幅缩短了我们掌握技术的时间。”谈及从工人成长为工匠,王露予深有感触。

  第二招,是严进严出。

  在天津,近年来,“校企合作”的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校企合作,是为了确保学生“好就业”;现在,校企合作不再是通向“铁饭碗”的“直通车”,而是千方百计让学生掌握硬本领,出类拔萃“就好业”。

  如今,就算在“订单班”,学生也要定期进入企业实习,接受用人企业的业务考核。刘春平所带的“订单班”,每年有20%—30%的淘汰率,“如此一来,学生哪敢有丝毫懈怠?”

  第三招,是以赛促学。

  “和课堂教学偏重理论知识传授不同,职业技能大赛更强调实践和应用,注重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职业技能大赛天津队主教练赵伟伟说。

  来自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工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魏志远,是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水处理项目的银牌获得者。“我是通过参加‘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入选天津集训队的,又经过6进3、3进1两轮比赛选拔,才获得了参加全国比赛机会。”魏志远告诉记者,备赛期间,每天从早晨八点到晚上十点,都待在实验室里,反复练习、复盘,“力求把每一个技术细节做到极致,这样的集中训练大大提升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些本事是课堂里学不到的。”

  “从‘培养工人’到‘塑造工匠’,天津人才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预计到‘十四五’末,天津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将超过4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将超过35%,这将为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天津市人社局局长、党组书记沈超说。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19日 0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