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文化周末:行走大别山南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文化周末:行走大别山南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3-22 02: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谢克强(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

  黄梅戏大剧院

  仿佛一朵凌雪怒放的梅花,开在黄州遗爱湖畔。

  这是一座呈梅花状的建筑,三朵花瓣有三重的美:要更好地保护、宣传黄梅戏;要发展黄冈的戏剧文化;更要丰富当地人民的艺术生活。毫无疑问,这应该是黄冈戏剧文化一枝瑰丽的花朵,也是黄冈城市建设的一个地标建筑。

  黄冈,素有戏剧之乡之称。因之黄梅戏、楚剧、汉剧、京剧诞生和成长于此,这里便有了“四戏同源”的文化景观。

  千百年来,不论是在黄梅湖畔,还是在麻城山下;不论是在黄州城里,还是在罗田乡下;大凡佳节丽日,锣鼓开场,登台的瞬间,情节便从天地间走来。一时间红袄青袍,悲欢离合,时在戏里,时在戏外;台上戏中人声声唱起别人的传奇,台下戏外人边看边想各自的心事;台上台下在开始中结束,又在结束中开始……

  是呵,黄冈绚丽多姿、璀璨夺目的各色剧种,诸如黄梅戏《天仙配》、楚剧《银锁怨》、麻城东路花鼓戏《麻乡约》等,不仅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艺术震撼,也尽显了流光溢彩的戏剧文化。

  生于斯长于斯的我知道,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黄冈人民,在这一片热土上,用汗用血演绎了多少传奇的剧啊!

  在清泉寺遗址,怀苏轼

  清泉寺不在了,但清泉寺遗址还在,遗址前的兰溪还在,先生的《浣溪沙》词还在,连先生写在词里的萧萧暮雨以及声声泣血的子规还在。

  不在的只是先生。

  站在清泉寺的遗址上,来这里的人们不能不忆起先生,怀念先生;怀念先生头戴竹笠,脚踏木履,高卷裤脚,在风雨中袒露“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与飘逸;怀念先生制作的东坡饼和东坡肉给生活增添的美味;怀念先生躬耕东坡、春种秋收的喜悦与自豪;怀念先生月夜荡舟赤壁矶下放声高吟大江东去;怀念先生云游清泉寺时触景生情信笔挥写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好个“谁道人生无再少!”

  这是壮志未酬奋起拼搏的誓词,这是不甘服老的宣言,这更是对青春与生命活力的召唤。不难想象,东坡先生贬谪黄州,受尽磨难生活困顿,却一反感伤迟暮之低沉,慨然作如此催人自强的辞章,作为后学不能不感佩先生的豁达开朗、超然乐观,以及那血里的铁、骨头里的钙……

  是的,纵使清泉寺不在,但清泉寺的遗址还在,先生《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还在,所以先生的存在是无限的,因为先生就是美与诗。

  渡江胜利纪念碑

  在大理石砌成的台阶上,谁为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渡江战役,为冲破炮火硝烟而胜利抵达彼岸的英雄们设计了这红色的、钢结构的帆?

  临江而立,站在团风春日的阳光里,一任三月的风拂动我的思绪……

  这是一页帆吗,这是在涌浪与惊涛中跌宕起伏的一页帆吗?

  那一夜,岸,辉煌而遥远,因岸而破浪前行的船,千帆竞发,搏风击浪;在猎猎飘卷的战旗下,在声震江天的军号声中,船头那一页进击的帆,浸着殷红的血,迎着烽烟,穿过黎明前的黑暗,也飘卷成一面面进军的旗!

  七十多年了,而今我来,这页船帆被雕成一座渡江胜利纪念碑,遥对长江,屹立成历史永恒的记忆,供后人阅读。

  临江而立,站在阳光下,一任春风拂动我的思绪……

  那曾掀起风的帆,将壮烈的往事,飘成一页辉煌的历史。

  陈潭秋雕像

  除了你之外,谁也没想到你会以这样的形式回到生你养你的故地,默默站在你的故居门前,以石的伟岸与缄默,瞩望这一片故土。

  不远处的河,依然像你小时候在河边玩水的样子,依然波翻浪涌,静静流淌;那河里浮沉的浪花,一浪追着一浪,穿越岁月与时空,追着你的身影,浮沉多少记忆——

  那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日夜忙碌的身影;那暗夜精心编辑《武汉星期评论》的熠熠灯火;那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庄严时刻;那为苏维埃政权殚精竭虑筹措粮食的账本;那奉党中央之命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撤离时的遗愿“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

  故土的小草熬过了凛冽的寒冬后吐出了新芽,而你未能熬过凛冽的寒冬呵,凛冽的屠刀让你的鲜血染红了暗夜的黎明……

  当你回到生你养你的故土,并以石的坚定与缄默站在这里时,你便是这片红色故土上一片恢宏的风景。

  仰望,或者俯首。来这里瞻仰你的人,无不满怀对你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只因在我们眼里,你和你的信念一样,都具有永恒的生命!

  白潭湖后记

  好一片白荡荡、白亮亮、白净净的水!

  真要感谢上苍的眷顾,让家乡有这白荡荡、白亮亮、白净净的湖水,使之成为家乡土地的魂。

  此刻,我就站在湖畔,信手拿起一块瓦片,试图打一个圆满的水漂。那瓦片飞过湖面之后,漾起层层涟漪。

  在那“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岁月里,这里曾流传一首民谣:“一进百丈咀,男女都有喜;女怀十个月,男人驮到底。”那时,多少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女儿的父亲,饱受血吸虫之害,年纪轻轻就丢了性命。

  这里的湖水,曾是多少儿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父亲的女儿的泪。

  终于,天空微微弯曲成梦的形状。

  湖畔,升腾起新的人间烟火,湖水濯洗着解放的旋律。掌握了自己命运的白潭湖,那白荡荡、白亮亮、白净净的湖水,让鱼儿自由地嬉戏、荷花欢笑着绽放;不远处的湖岸边,谷粒金灿灿地黄、棉花银晃晃地白、树木青翠翠地绿、花朵鲜艳艳地红……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掌握了自己命运的汗水滋润的呵!

  这一湖白荡荡、白亮亮、白净净的湖水,是多少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女儿的父亲热腾腾的汗。

  我说白潭湖很美,白潭湖默许了我的抒情。

  其实,白潭湖也知道自己很美,因为白潭湖知道,它的平静与波动、蔚蓝与洁白,它头戴湛蓝的天、身披清爽的风,连每一片云朵都是美的。

  也许是白潭湖的美,有关方面将它开发成旅游度假区,这一湖白荡荡、白亮亮、白净净的湖水,就仿佛一颗露珠,缀在城东新区这一片硕大的荷叶上。

  鲍照读书台

  远道而来的慕恋,催促我踏着一尖山的石径,走向明月峰。

  很诗意的山风,将几朵馥郁的山花吹落在石径边的山崖上,让我闻到千年前散发的书香。

  千年前的琅琅书声穿越时空,由远而近传来,诱我加快了步伐。

  明月峰顶,好一块凌空的大石头,虽经一千多年的雨雪风霜,但石上的读书台轮廓依然明朗。

  登上这读书台,八方景致尽入眼中。坐在台中放眼一望,东临紫云山,南涌沧浪水。

  台在石上,书在台上。就在这读书台上,先生秉烛寒暑,手不释卷,参禅悟道,以致先生指间吟咏的诗的涟漪,豪放俊逸,拍在历史的岸壁。

  先生临池的滢滢墨波,和鸣成天籁清芬,由此,先生便站在中国文学史上,上承汉魏风骨,下开唐宋先河……

  “山鸡啼彻九天闻,万仞芙蓉五色云。台下青青书带草,至今人识鲍参军。”不知谁的诗,道出了我此时此地的心境。

  飞来了,天鹅

  从千里之外飞来,飞越万水千山,朝朝暮暮飞了多远的路啊,该是飞累了吧!

  落下来了,落下它们飞翔的翅膀。它们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仿佛看到了荣耀,也看到了自由。

  这片离长江不远的稻田,如今特意蓄满清水;这洁净的水不仅会洗去它们一路旅途的风尘;更会以泥土的朴实,给它们一个香甜的梦。

  是的,这片冬日的稻田,不仅是它们歇息的驿站,更是它们如梦似幻的栖息地。

  多么宁静。

  没有风雨,没有霜雪,甚至没有鸟鸣。这片收割后的稻田里波澜不惊,除了宁静还是宁静。

  就在这一片冬日的宁静里,农场主人除了给它们精心准备越冬的温床,让它们有一个宁静的梦外,更在这片丰腴的田里,为它们准备了充足的食物,以注入它们再一次展翅远行所需的营养,让它们养精蓄锐,飞向远方……

  落下来了,落下来了,天鹅落下来了。

  这不,为了迎接它们的到来,不远处的芦苇好像知道农场主人的心意,都轻轻地扬起了手臂,欢迎它们光临。

  升旗——父子岭小学一瞥

  熹微的霞光中,黎明的钟声响了起来,在父子岭小学的上空激荡,呼应着孩子们,从岭上、从崖畔、从谷口、从涧中,欢蹦乱跳地朝学校奔来。

  我特地来到这里,寻找电影《凤凰琴》中那个令人难忘的场景。

  孩子们站在小小的操场上,站在黎明的曙光里,举行每天的升旗仪式。

  国歌奏响,孩子们举起右手,抬起头来,仰望曙光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升起来了,升起来了,仿佛一朵轻轻飘动的红云,轻轻拂过山村的梦,和黎明的太阳一起升起来了。

  风,吹动旗帜,吹动旗帜的微笑,一波一波的涟漪,在蓝天里轻轻地舒展开来。在旗帜殷红的微笑里,几只山雀穿过黑夜,扑展着羽翼,正歌唱着黎明的宁静与祥和。

  在孩子们稚嫩清脆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在曙光里冉冉升起来了,孩子们的希望与向往也升起来了……

  庄严的时刻总是令人心潮澎湃。

  这不,孩子们抬起头来仰望着,仰望着,大片的阳光打湿了他们的眼睛——

  风,从那支冒着炮火、穿过硝烟、溅起血光、辉映刀影的歌里吹来,轻轻地拂动着红领巾,使红领巾在孩子们的胸前飘扬,飘扬成一张升起的三角帆。

  升起的五星红旗在召唤着。

  孩子们攥紧信念的小手高高地举起,举起一根根继往开来、乘风破浪的桅杆!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22日 14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