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刘小兵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密
她年近不惑参军入伍,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全军重点学科带头人;她技术精湛,救治官兵群众累计超万人次,其中危重患者上千人次;她奋战一线勇挑重担,牵头创建部队系统首个临床热带医学学科……她就是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热带医学科主任李慧灵。
2014年,李慧灵成为一名守护海岛军民生命健康的军医。2019年,海南医院计划成立全军首个临床热带医学学科,当时早已在呼吸科崭露头角的李慧灵,担起了牵头新建学科的重任。“没有病床,就从别的科室借;没有设备,就尽量各方协调;没有人员,就到处争取。”面对困难,李慧灵带着3名医护人员积极应对。热带医学科开诊后,大家都是全时待命。“患者都愿称李主任为‘慧灵医生’,她总会蹲下身与卧床患者平视问诊,随身携带的记事本记满了患者的用药需求。”青年医生李泽世说。
“热带岛礁的生态环境特殊,找准病因是科学高效救治的关键。”这些年,李慧灵登舰艇、上岛礁、钻丛林,深入研究热带环境对军民健康和部队战斗力的影响,在大量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带领团队深化疾病快速检测研究,推进诊疗设备的便携化改进。经过反复攻关测试,不断完善诊断技术,成功研发出重量不超600克的便携式诊断仪,最快能在15分钟内查出病因。一次训练,有战士不慎小指骨折,经海水浸泡后引发整个手部感染,面临截肢风险。李慧灵利用快速检测技术,很快找到了原因,实施了精准抗感染治疗,为战士保住了右手。“保障官兵的健康就是保障战斗力,这是作为军医的职责使命。”李慧灵说。
海岛高温高湿环境极易引发热射病,该病对人体损伤程度大、快速救治难,也是官兵训练时的一大隐患。作为全军热射病防治与研究中心的核心骨干成员,李慧灵多次参与热射病的救治。为更好地应对热射病,李慧灵还与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成员一起,深入基层部队进行大量实地调研,结合丰富的临床研究,制定了《军队热射病防治技术规范》国家军用标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部队热射病防治能力大幅提升,知晓率从原来的5%提高到90%以上,死亡率更是从30%大幅度降低至1%。
家住海口的林女士双腿走路乏力,多方问诊却疗效不佳,后来病情不断加重,面临截瘫风险,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李慧灵。李慧灵仔细查看了林女士的病情,对她进行了活检穿刺检查,最终找到病因。经过精心治疗,林女士能下床站立了。“您不仅挽救了我的生命,更是挽救了我们这个家。”劫后重生的林女士喜极而泣。
“我们要对每一个生命负责,哪怕只有一丝希望,都要尽全力救治。”李慧灵牵头制定热带地区重症感染诊疗规范,建立起“重症康复—普通病房”双向转诊机制,培养出10多名能独当一面的医护骨干,带领的团队不仅收治感染性疾病患者,还有各类疑难危重症患者。
医学发展步履不停,保障打赢任重道远。“未来,还有很多未知问题等待我去研究攻克。”李慧灵正以饱满的热情蓄势待发,为护佑海岛官兵和群众生命健康而不懈奋斗。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1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