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守正创新担使命 提质增效强动能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守正创新担使命 提质增效强动能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5-24 04: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守正创新担使命 提质增效强动能

——“2024·全国文化企业30强”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一体推进出精品、出效益、出人才,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集团入选国家重大评选和重大项目总量全国领先,图书零售市场实洋占有率7.58%,动销品种超10万种,保持行业首位。集团进一步做大主题出版规模,把党的创新理论类选题单列,策划主题出版物300余种。全力做好《复兴文库》宣传推介工作,第一至三编累计发行超过5000套。重大出版任务取得重要成果,《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纸质版累计出版19卷。出版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出版图书2.1万种,重印率稳定在65%左右。首次实施《全民阅读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书香央企”“书香高铁”“书香军营”建设。加强大型学术文库、重点工具书等特色资源型项目数据化开发,融合出版成为新增长点。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影”)是国内规模最大、全产业链实力最强的国有上市电影企业。2023年,中影创作出品37部影片,在国产影片票房前十中占据6位,取得春节档、五一档、暑期档三个档期的票房冠军,荣获华表奖、金鸡奖等120余个奖项。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掀起中国科幻电影热潮,打破多项海内外票房纪录。承担“京剧电影工程”,推出京剧电影《红楼二尤》《文姬归汉》等。中影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中国科技馆CINITY science巨幕影厅的改造升级,成为首家应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高格式电影技术的科教场馆。中影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企治理,连续六年获得上交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充分发挥了电影行业“排头兵”的示范带动作用。

守正创新担使命 提质增效强动能

观众在贵州省黔西市某影城电影海报前留影。

  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文化”)拥有150余家全资及控股企业,业务遍布全球10多个国家及地区和国内80多个城市。2023年,集团主营业务收入571.3亿元,净利润2.9亿元,净资产55.7亿元。

  保利文化紧扣国家战略,践行文化央企责任,积极筹办海外文物展及文化艺术演出活动“走出去”。积极开展公益慈善,赋能乡村振兴,“心目影院”项目服务盲人8000余人次。承办杭州西湖博览会开幕式等重大文化活动,助力地方文旅事业发展。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剧院院线平台,运营管理剧院78家,全年完成演出12372场。联合出品、承制14部原创代表作,荣获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多项大奖。加速电影产业布局,2023年参与出品、联合出品、联合发行共29部电影。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连续获得第三届至第十三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等荣誉。集团所属企业获国家级出版奖项数十项、省部级奖项百余项;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中获奖357项,占全部奖项的36%。2023年,集团主营业务收入130亿元,净资产295亿元,净利润31.9亿元。

  集团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教材等3000多种教材编写修订和“课前到书”工作。承担国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建设和运营维护,积极服务支撑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向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捐赠图书13.8万册。集团扎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图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措并举提升出版质量,为服务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出版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2023年,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47亿元,同比增长15.24亿元,增幅6.32%;利润总额18.25亿元,同比增长1.59亿元,增幅9.55%。

  在内容制作与发行方面,2023年,公司组织参加全国两会、大运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宣传报道,原创推出《许你万家灯火》《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欢乐亲子营》《大敦煌》等一大批内容精品。2023年,公司原创承制的影视创作、出版物精品累计获得中国新闻奖、白玉兰奖、金猴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内外各类奖项120多个。在国际业务方面,2023年丝绸之路电视共同体被列入国新办《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全年完成13种语言、超10万分钟各类节目译配工作。14项技术创新成果获2023年“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等奖项,新增软件著作权34项。2023年,公司文创产品累计收入1.93亿元。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手科技”)是一家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积极打造有温度、值得信任的“短视频+直播”在线社区服务的平台。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993亿元,净利润64亿元,净资产491亿元。

  近年来,快手科技开启系列助农行动,“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已累计扶持超100位幸福乡村带头人,培育乡村企业与合作社57家,带动16个地方特色产业,产业发展影响覆盖近千万人。快手公益不断探索更多社会领域,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公益。快手科技搭建了数字化招聘平台,在2023快手快聘年度峰会上,快手投入1000亿流量扶持商家经营,助力3亿(人次)找到工作。据初步统计,快手平台孕育和催生了174个新职业,创造4022万个就业机会,8成以上的传统职业开启视频化转型。2023年,超过2200万人在快手获得收入,大部分来自偏远地区。

守正创新担使命 提质增效强动能

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在甘肃省兰州市演出。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全网覆盖用户超10亿,日均活跃用户规模、月活跃用户规模、用户使用时长均在中国在线视频行业排名前列。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47.7亿元,净利润10.6亿元。

  爱奇艺持续推动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爱奇艺推出《狂飙》《南来北往》等一批现象级优质剧目。公司积极参与国际传播,推动文化出海。2019年6月,爱奇艺推出国际版,在全球191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支持英语、马来语、西班牙语等12种语言;上线电视剧、综艺、动漫等超过2100部,电影超过3700部,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亿。爱奇艺致力于科技创新与内容创意协同发力,2023年获得文化相关的国家专利共计776个,国际专利共计10个。

  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博”)成立于2010年,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社交媒体互联网平台。截至2023年底,微博月活跃用户5.98亿,同比净增约110万;日活跃用户2.57亿,同比净增约500万。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10.1亿元,净利润5.2亿元,净资产35.3亿元。

  微博打造媒体传播矩阵,共建正能量主旋律同频共振格局。微博持续运营政务媒体账号超20万,粉丝量超140亿,年阅读量近3万亿。作为最早启动“人人公益,人人参与”全民互动公益的平台,微博全面升级公益计划,将占年收入3%的广告资源用于公益传播。全年举办重大公益活动141次,累计投入3.9亿元。微博持续加强平台治理,规范和完善产品,筑牢企业发展基础。

  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色光标”)成立于2002年,201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一家提供数字广告和营销等服务的文化科技融合企业,服务地域基本覆盖全球主要市场。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20亿元,净利润1.5亿元,净资产77亿元。

  2023年,蓝色光标是全球排名第八(唯一入榜的中国企业)、国内营收排名第一的营销控股集团,荣登2022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第327位、《财富》中国500强第345位。公司营业收入近年来均位列国内营销企业首位。公司不断推动文化科技融合,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类),在2022年绩效评价中被评为优秀。蓝色光标积极参与国家级前沿项目的研究,参与的《实时高逼真孪生数字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入选科技部“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

守正创新担使命 提质增效强动能

安徽省黄山市汪满田村村民舞动非遗鱼灯。

  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

  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完美世界”)是一家集影视、游戏、电竞、教育等多领域研发和运营的文化创意企业,旗下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65.6亿元,净利润11.7亿元,净资产85亿元。

  2023年,完美世界荣膺“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重点创作的《欢迎来到麦乐村》《幸福草》两部作品均入选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重点电视剧项目。在游戏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游戏《一拳超人:世界》海外公测预约量超1000万。完美世界以“前沿技术+数字创意”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荣获“2023中华文化创新发展贡献奖”。遵循“虚实共振+文创化思维”的路径,公司和荡口古镇于2023年联合开发无锡首家CityGame《荡口风华录》,通过数字技术创意和虚实结合,提供游戏化、剧情化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2023年,集团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8.48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增长10.3%;净资产115.28亿元,较年初增长10.2%。 2023年,集团推出的《人民的艺术:中国革命美术史》等56种出版物及选题入选中华优秀出版物、中国好书等国家级奖项及重点推荐项目。其中,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正式奖)与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奖数量在全国地方出版集团中名列前茅。8个学科117册国家课程教材在全国近20个省区市推广使用。集团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2%。加快建设出版资源数据库、用户资源数据库等数字新基建,推动出版应用场景和平台产品创新融合。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推进“精品内容、大IP开发、数字化转型”三大战略,主营业务收入23.35亿元,净利润1.01亿元。

  集团深耕创作主业,中式动画《中国奇谭》获首届金熊猫奖最佳动画片奖、2023年中美电视节“年度最佳网络动画片”等荣誉;出品的电影《望道》被列入上海市委四史教育学习方案、上海市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名录,获“金鹤奖”“金天使奖”等国际奖项;上影演员达式常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电影《攀登者》获第18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动画影片《四·季》提名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集团推动影视创制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上海影城获“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车墩影视基地升级沉浸式红色文旅项目《新世界》和“红色巴士”;“武康大楼”等一批实景建筑完成竣工验收并部分投入使用。

  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明珠”)深耕智慧广电和文化消费两大业务,持续夯实融合媒体、智慧广电5G、文化旅游等核心主业。

  智慧广电方面,东方明珠完成全国两会等重大节点安全保障任务,旗下百视通IPTV等渠道完成“套娃”收费问题先行试点整改。积极推进IPTV、互联网电视及有线电视大屏一体化运营。截至2023年底,IPTV全国用户达6100万,OTT用户达10700万,广电5G用户超135万。

  文化消费方面,公司实现流量运营双增长。东方明珠电视塔完成太空舱升级、VR高空过山车改造等,全年累计接待游客425万人次。东方绿舟推出蜂巢塔、夜公园等新项目,全年累计接待游客85.74万人次。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主场馆全年接待观众67.5万余人次。

守正创新担使命 提质增效强动能

市民在江苏省扬州市一家书店选购图书。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连续15届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

  集团出版主业成果丰硕,122册新版课标教材通过初审。“凤凰职教云平台”入选国家出版融合发展示范工程精品计划,凤凰传媒入选第五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不断拓展文化“走出去”路径,图书版权输出433种。

  集团文化服务优质高效,推进覆盖全省的1414个大书城及中小发行网点转型升级。连续13年承办江苏书展,首次承办中国出版协会馆藏图书交易大会。集团不断优化结构布局,数字经济收入规模超30亿元。高质量完成年度30项重点任务,全年完成13家企业清理。集团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加大数字教材及配套资源建设力度,连续45年实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以“凤凰读书会”品牌为核心,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公益阅读活动超5000场。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两次被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称号,有线电视、广电宽带和手机用户规模在广电网络行业均居全国第一。2023年,公司全业缴费用户达1195.3万户,主营业务收入75.28亿元,净资产231.26亿元,有线网络数字化率99.41%。

  江苏有线积极培育未来网络通信、数字新基建等市场新优势,率先上线CBNET、广电5G新通话、固定语音等业务。“抗疫”主题作品《春风不冷》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公司获评2023年度长三角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参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和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工程规划建设,发布“两中心一平台”。连续三年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和“农村低保户看电视”等民生实事,让数智应用惠及百姓生活。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优化“小总部、大市场”机制;开展“890菁英实训营”“高级管理人员营销素养提升班”等工程,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两次被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称号。2023年,公司实现合并营收120.59亿元,净利润8.08亿元,多项目入选浙江省2023年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

  公司全力护航亚运保障,累计派出14.21万人次参与工作,为亚组委研发建设亚运电视专属服务平台。公司全力壮大主流阵地,深入推进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专项治理;全面取消有线电视的开机商业广告;对收费包进行大幅度的压缩,压减比例达82%。

  公司全力激发经营活力,深耕市场经营“五大计划”,全省广电5G用户数达141.9万户。组建华数文化公司,积极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视觉智能产业等新赛道。公司全力推进创新驱动,智慧家庭创新研究与应用国家广电总局实验室获得2023年度总局实验室考评优秀等次。

  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6亿元,净利润8.31亿元,净资产67.73亿元。

  杭州宋城旗下的《宋城千古情》单日上演21场,再创新高;丽江、桂林、西安等多个千古情景区也创下演出场次新高;《宋城千古情》《三亚千古情》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宋城演艺展现千年文化传承魅力”入选首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

  杭州宋城持续推进演艺公园创新,开放二十多个剧院、百场演出;西安、上海景区整改提升,成为当地热门旅游产品;丽江、桂林景区游客数超2019年同期;“千古情狂欢节”“千古情音乐节”全网曝光量破10亿。

  公司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进数字化转型,新增《幻境空间》等多个科技互动沉浸式产品,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公司持续推进文旅惠民活动,2023年共承担公益性演出93场,亚残奥理事会(APC)成员来到杭州宋城深度体验宋韵文化。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连续15届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202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亿元,净利润18.6亿元。

  集团深耕原创精品出版,做强主题出版,推进“溯源铸魂”等一批精品主题出版物。做精重点出版,完成文化浙江、宋韵文化、学术原创等系列优质图书。做优品牌出版,持续扩大少儿、文学、社科类图书规模。坚持以“浙江之窗”展现“中国之治”,推动浙版精品图书对外出版。

  2023年,集团9个项目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6个项目入选中宣部2023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10个项目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10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

  集团巩固双渠道核心竞争力,线上销售收入达34.98亿元,线下旗舰店、标杆店、标准店、特色店书店集群完善,形成“之江好书节”“新青年说”等品牌。高效整合数字版权,电音社、青云在线“双平台”运行,不断探索数字版权运营新模式。

  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国际传播、产业生态、职业教育和科技驱动等,打造新质生产力。

  2023年,公司聚焦头部精品影视剧创作,《去有风的地方》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3中国剧集精选;《我们这十年》荣获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会大奖;《万里归途》《刺杀小说家》获金鸡奖和华表奖单项奖。公司国际传播再创新高,海外用户达2000万人,YouTube平台西葡语频道入选国家广电总局电视中国剧场项目。《以短视频为媒,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获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第三批创新实践案例。建设全球影视版权交易云平台C-dramaRights,服务全球8000家机构,上线节目达1.4万小时。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成立华策AIGC研究院和产业基金,自研影视智能创作系统。建立全国首家影视技工学校,在校生超千人。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4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连续18次入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2023年,公司打造使命任务传统书、美好生活社会书、融合发展IP书、科技赋能AI书“四本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96亿元、净利润8.85亿元、年末净资产147.73亿元。

  公司聚焦主责主业,《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分别发行257.2万套、198万册,综合发行量位居全国第二。以EPCO一体化模式打造文化服务标杆,改造合肥“元·书局”、安庆劝业场店等门店,获评2023年度出版发行业创新案例和“中国最美书店”。2023中国黄山书会交易规模、传播规模均创历史之最,全年开展阅读活动6000余场。

  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突出主责主业,夯实发展根基,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多元拓展优化产业格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2023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5.76亿元;净利润22.86亿元,同比增长9.13%;总资产444.97亿元,同比增长2.41%;净资产263.46亿元,同比增长7.60%。

  2023年,集团在全国120多家国有出版、报刊、广电传媒集团中综合排名靠前,共获国家级、全国性各类荣誉204项,同比增长12.7%。集团在2023年全国图书综合零售市场实洋占有率排名第四。旗下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总体经济规模位居全国第四。

  集团“走出去”质效显著,全年实现版权输出469种,同比增长8.8%,旗下8家图书出版社入选“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100强”。

  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出版”)积极推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综合实力继续稳居全国出版文化企业前列。2023年,山东出版实现营业总收入121.54亿元,同比增长8.23%;利润总额20.98亿元,同比增长25.33%。截至2023年12月31日,山东出版总资产达228.54亿元,净资产达148.63亿元。

  2023年,山东出版着力打造精品力作,全年共获得国家级重要奖项、入选精品出版工程、重点工程153项。完成多项重大出版任务。《齐鲁文库》首批成果在2023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上推出,现场发布170册。教材教辅业务稳定增长,持续推进教材教辅数字化创新。全年共13个项目入选“丝路书香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国家级“走出去”重点工程,输出版权96种,出版外版书46种,所属9家图书出版单位全部进入“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

  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加速构建“四横七纵多生态”产业发展新格局,经济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达217.84亿元,净资产143.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8%和16.03%;主营业务收入95.94亿元,净利润13.94亿元。

  集团出版图书全年共计获得国家级奖项和资助103种、省部级奖项和资助70种,入选各类全国性推荐书单142种,6种图书5次进入“中国好书”月榜,15个项目列入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集团探索形成并复制推广三级门店示范升级案例,12个图书卖场焕新再造为新型文化消费空间,开封书城成为系统内第二家“全国最美书店”。全力构建中原出版产业的新业态、新体系,成功申报河南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联合体。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增强主业核心功能,形成提质增量的发展态势。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增长7.14%;净利润10.16亿元,同比增长38.8%;净资产91.1亿元,同比增长7.41%,创公司成立以来最好经营业绩。

  公司践行“多出好书”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出版主阵地主力军作用,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200余项,4种出版物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13种出版物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3种选题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增订版中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辞条的编纂及送审工作,完成《习近平著作选读》等重点出版物印制发行任务,做好《荆楚文库》等重大出版工程,举办全民阅读活动7000余场。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对外人文交流覆盖15个国家和地区。

  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湖南广电旗下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聚焦主责主业,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双丰收。

  芒果超媒抢占主流宣传阵地,深化芒果TV“学习时刻”头条工程和首屏首页建设;助力文化出海,其中《乘风2023》获600家海外媒体高度关注,节目模式输出越南;《花少·丝路季》获36家驻外大使馆联合推荐;芒果TV国际App覆盖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下载量超1.4亿次。主旋律纪录片连续六年获中国新闻奖,《中国·第三季》《超时空寻找》等6部作品获广电总局2023年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长视频实现量质双升。2023年,芒果TV累计上线各类综艺节目超100档,上新数、独播数、创新率居行业榜首。芒果TV全网综艺正片有效播放量同比上涨31%,全网剧集正片有效播放量同比上涨46%,增速双双位居长视频行业第一。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37.86亿元,净利润20.03亿元。截至2023年底,净资产达247.0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出版集团中名列前茅。

  集团紧扣主题主线,唱响主旋律,《习近平著作选读》(一、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重点读物发行走在全国前列。《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毛泽东文谭》《雷锋书系》等主题精品力作面世,《湖湘文库续编》首批40册出版。红网民营经济系列报道全网阅读量超2.3亿人次。集团坚持为人民出好书,《我在北京送快递》等新书广受好评,《长安的荔枝》年销量超130万册,10种产品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3种图书获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6种图书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排名全国第一。2023年,公司改制设立的中南传媒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的实洋占有率达3.8%,在地方出版集团中排名第一。

  广东南方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南方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媒股份”)是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新型媒体企业,是全国首家实现独立IPO上市的播控平台运营公司。2023年,新媒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5.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4%;净利润达7.07亿元,同比增长2.36%。2023年末,公司净资产达36.79亿元。

  新媒股份积极向广东省家庭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截至2023年末,公司IPTV基础业务有效用户达1951万户。在互联网视听领域,新媒股份先后推出云视听极光、云视听小电视和云视听悦厅TV等8款互联网电视App产品,打造多元娱乐特色。截至2023年末,云视听系列产品全国有效用户达2.5亿户;有效智能终端数量达2172万台。新媒股份积极推进内容生产,拓宽版权赛道,参与投资的粤产电视剧《珠江人家》取得2023年度央视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第二的成绩。新媒股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59项。

  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截至2023年末,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50.61亿元、净利润13.62亿元、净资产141.71亿元,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组织完成《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等重要政治读物印制540万册,发行690万册。

  集团粤版图书影响力持续提升,粤版图书市场占有率同比增加45%。6个项目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种图书荣获2022年度“中国好书”,3种选题入选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集团成立岭南古籍出版社,填补了华南地区专业古籍出版社的空白。成立花城文学院,举办“有风自南——花城文学之夜暨2023花城文学榜荣誉盛典”等系列活动,媒体传播覆盖4亿人次。集团融合发展深度推进,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开通用户逾1400万人,累计服务1.8万所学校。旗下数字公司获评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特色示范单位”。

  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强方特”)坚持文化科技创新融合,拥有3000余项知识产权,承担多个国家科技项目,参与20余项文旅国标、团标起草和修订,位列全球主题公园集团第五。

  2023年,华强方特经营业绩迅速回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53亿元,净利润9.32亿元,净资产117.1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7.60%、839.25%、8.13%。文旅板块开发2个新品牌,建成2座主题园。2023年游客超8000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60%,文旅收益同比2022年翻倍,双指标年增长率远超全国文旅平均恢复水平。在影视板块,2024年春节《熊出没·逆转时空》票房破19亿元,再创系列新高,居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第二。

  华强方特是全球主题公园全产业链运营商,打造了10余品牌、30多座主题公园,数量居国内第一。2023年推出徐州“方特乐园”和浙江临海“熊出没欢乐港湾”两个全新品牌。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20.99亿元,同比增长8.85%;净利润15.08亿元,同比增长13.77%;净资产167亿元,同比增长8.31%;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及特别利润3.4亿元。

  集团深化改革激发新动能,推行“小总部”、扁平化管理改革,精简合并10余个机构,完成四川民族出版社转企改制。集团内容生产实现新提升,完成《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彝文版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彝文版出版工作。《走近三星堆》荣获年度中国好书,《武则天研究》等4种图书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6个项目入选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集团全年累计发行主题教育学习用书713万册,其中《习近平著作选读》发行量居全国第五,《复兴文库》发行量居全国第二。旗下新华文轩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单位”,输出版权538项,同比增长8%。

  本版文字整理:温源、姚亚奇、范子溪

  本版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24日 10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