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郭丛斌(北京大学科学教育研究基地执行副主任、研究员)武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提高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强基计划”,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对全国39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进行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效果调查,笔者对如何优化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资源优势,在书院制与专业院系制之间选择适合的培养模式。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要清晰界定自身办学特色。通常而言,书院制能够促进师生交流和跨学科合作,而专业院系制则更倾向于分工明确与管理规范;书院制通常更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注重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适合于强调跨学科合作和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高校,而专业院系制则更偏向于突出专业特色,培养特定领域的专业人才,适合于在某个或几个专业领域有深厚积累和优势的高校。同时,高校需要评估自己在师资、科研、资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书院制需要更多的跨学科合作和资源整合,对办学资源要求较高,而专业院系制则更注重各专业领域的深耕和专业化建设,对办学资源要求相对较低。此外,高校还应该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需求,在选择培养模式时有长远目光。如果高校希望在特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选择专业院系制更为适合,如此可以更好地集中资源,深耕特定领域,提升学科竞争力,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如果高校的发展目标是培养具有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选择书院制更为适合,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拓宽视野,培养多种技能和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和职场的需求。
其次,在学术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执行中,鼓励高校进行适度差异化培养。“强基计划”的学生个人需求和特征存在差异,以同质化形式进行培养可能会忽视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而影响有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同时,完全差异化培养会导致高校课程开设成本过高,在授课教师数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不利于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因此,针对“强基计划”学生,高校可采取适度差异化的培养方案:第一,在校内培养方案上,进行合理的差异化设计。根据“强基计划”培养要求,提供更多具有代表性的课程。通过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和不同学科交叉课程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关注,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二,在校外学术活动中,强调学生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科研合作,促进学生们在不同学科间碰撞与交流,从而提升解决复杂性和创新性问题时至关重要的跨学科思维能力;第三,紧密围绕“强基计划”培养目标,进一步提升个性化指导程度。教师在学术指导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创新性思考能力,并时刻关注学生学术志趣的变化,提出相关的职业规划建议,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方向。
最后,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考核频次的合理性与标准的公开性。定期考核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有效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潜力,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针对“强基计划”的动态考核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一是适度实施阶段性考核进出评价。过低的考核频率可能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压力和动力,而过高的频率则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过于功利,忽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因此,可在每一年半或两年进行一次动态进出考核,以确保学生在稳定的学习节奏中不断提升;二是各院系或班级在学习过程中应定期进行非淘汰性中期考核,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指导老师、授课教师和辅导员等,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三是丰富动态进出考核内容。除学生课程绩点和学术志趣等考核指标外,还应引入更多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内容,如科研实践、学术竞赛成绩和导师评价等,帮助院系和导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术水平和潜力,为他们的后续学术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28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