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改进文风大家谈】文风之事大矣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改进文风大家谈】文风之事大矣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6-17 05: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改进文风大家谈】

  作者:王蒙(作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受到关注与期待的改进文风话题,主要是指时政、三观、文化等有关意识形态的文章与讲话的说服力、生命力、凝聚力,我以为。

  我时常回忆青少年时期读到的革命书刊,它们的创新性、高远性、激励性,它们的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与国民党的行尸走肉、空洞贫乏的陈词滥调,对比鲜明。某种意义上说,旧中国气数已尽,对于当时的一个青年学生乃至广大知识界而言,首先是从旧官僚文风的腐朽衰败上被感知的。

  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提出了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他洞察了文风事关重大,他说的文风,并不仅仅指文章本身,更重要的是,文风与我们的党风、学风、作风,与我们是否赢得民心民望,关系重大。毛泽东同志提倡和实行的文风是有的放矢、生动活泼,古今中外、妙喻取譬,不空洞枯燥、不哗众取宠。他认为,因袭套话、脱离生活、脱离人民、脱离创新精神的八股与教条,对于革命事业,是一种祸国殃民的灾难。

  文风之高下选择,古已有之。李白所嘲“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李贺所叹“寻章摘句老雕虫……文章何处哭秋风”,至今值得我们一省。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发展中,我们更需要弘扬主体与首创精神。表现在文风上,就是书写宣讲我们的寸心所得,传播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心领神会,追求融会贯通、实事求是的智慧,引起人们对于伟大理论的理解共鸣,达到普遍性、群众性与深刻性、风格性的统一。好的文风说的是人民的话,生活的话,有心得有滋味有发见的话。可以说,好文章的写作者首先是脚踏实地、见识通透的思想者。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将传统文化的金句、人民大众的俗语、马克思主义的经典、高瞻远瞩的筹谋,集于讲话文章中。有理论有实践有生活,有指导意义。

  正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书写崭新的家国与人类历史的伟大祖国,她的千言万语、九州生气、理论经纬、思想智慧,应该表现为群言堂的生气贯注与群星灿烂。文化兴国运兴,让文风与我们的生活同样,大放异彩、活力焕发。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17日 01版)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