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分类评价引导我潜心科研攻关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分类评价引导我潜心科研攻关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7-16 0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教育评价改革进行时③】

讲述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教授 罗德毅

  3月1日,四川大学举行了新晋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仪式,我被正式聘任为教授。从2014年留院工作后完成讲师评定,到2017年被评为副教授,再到2023年被评为教授,历时10年,其间我经历了四川大学职称评审的多项改革。虽然高校职称评审的标准因地域、学术水平等差异不尽相同,但过去的评审普遍存在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等现象,“一刀切”的情况并不鲜见。

  近年来,四川大学致力于“破五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型分类评价标准,分为教学科研、教学、科研、卫生技术等多个系列,每个系列都有不同的评价侧重点。比如我所在的华西医院,为了避免出现“发表论文数量不一般,实际业务很一般”“专业职称挺高,医疗技术、临床水平不高”等情况,把医德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并为此专门设置了优势技能系列,以引导医学人才关注临床诊疗水平提高和创新,重视患者满意度、社会贡献度等非固化指标。

  分类评价的好处在于,能够激励大家努力奋进,同时找准自身定位,实现职业规划。员工可以根据自身优势进行选择——教学做得好就报教学系列,科研做得好就报科研系列,不再受限于单一指标。我选择了教学科研系列,因为我更希望在教学、科研、临床方面得到全方位发展。对我来说,职称评定只是一个结果,我工作的核心还是研究学问、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问题。作为外科临床的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围绕泌尿系损伤这一难点疾病,探寻膀胱泌尿系损伤修复与重建的新策略。我还和同行共同组织成立中国泌尿外科修复与重建联盟,推动提高西部乃至全国泌尿系损伤与修复诊疗水平,使膀胱损伤治疗有效率从67.6%提升至92.8%。

  在实际操作中,职称评审需要经过初评、中评、高评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进行差额淘汰,在高评之前还要进行同行评议。基于此,我校创新性地建立了同行评议专家库,邀请各知名院校、各学科领域杰出代表担任评议专家。同行评议其实也是一种学术交流,通过内外兼评、分类评估等举措,可以建立权威、公平、公正的评审体系,从而激励教师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产出更多标志性、开拓性成果。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16日 13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