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中国行】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欣然
近日,长江持续高水位运行。在湖北鄂州市小东门外的江心中,一座白墙黛瓦的楼阁半数隐匿于波涛之下,宛如一艘破浪前行的画舫,这便是傲立长江江心近700年的观音阁。
观音阁坐东朝西,逆水而立。阁长24米、宽10米、高14米,基座厚1米余,以长60厘米、宽20厘米、高25厘米的条石垒成,阁身以青砖砌就。观音阁是典型的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
究竟是怎样的奇异巧思,让这座楼阁历经数百年滔天洪峰仍屹立至今?鄂州市博物馆馆长杨震为记者揭开了观音阁“浪来坚韧、浪退傲立”的谜底。
“首先是地基牢固。”杨震解释说,观音阁建在一座孤岛般的江心礁石上。其石势嵯峨,蜿蜒起伏,如同盘踞的一条蛟龙,故称龙蟠石,又叫龙蟠矶。
清乾隆《武昌县志》有记载:“龙蟠石,县东北一里江中,周七十五丈。”
观音阁就建于龙蟠矶上,倚石起墙,迂回重叠,与江心巨礁巧妙地融为一体,故而又称龙蟠矶寺。
明代周儒《观音阁记》记载:“元监邑铁山,垒石成台,跨鳞鬣,上连石梁,梁间刻东方曼倩铸像,降水势,示过舟也。”这也表明,在舟楫繁忙的长江之上,在江心礁石上修阁筑寺,既有提醒来往船只避免触礁的实用功能,同时还寄托了镇水避灾的美好寓意。
“精巧的建筑设计,也是观音阁能够抵御洪水冲刷的重要原因。”杨震说,在观音阁的西南边迎水面,有一面弧形石墙,既可以减缓水势,又能顺势泄流,有效抵御洪水冲击,保护建筑主体。在建筑内部,还巧妙设置了排洪和泄洪孔道,能够迅速排出洪水,减少洪水对墙体形成过大张力。
历代地方官员、文人墨客、商家大贾对观音阁非常重视,其修葺、重建从未间断。据清《武昌县志》记载,早在宋代,龙蟠矶上就建有庙宇,因长江经常发洪水,把庙宇冲毁,而人们总会在庙毁之后,不断重建。可以说,观音阁之所以能成为冲不走的“阁坚强”,也是数百年不断“试错”的结果。
“观音阁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杨震认为,作为鄂州乃至长江流域的重要文化遗产,观音阁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研究长江中下游流域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省、市先后6次对观音阁进行大的维修,每年都要开展汛期的保养维护,使“万里长江第一阁”在滔滔巨浪中岿然挺立。
谈及今年持续降雨、长江水位上升对观音阁的影响,杨震摆摆手说:“只要江水不完全没过阁顶,问题不大。水位下降后,便可恢复。”
近年来,鄂州市博物馆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了鄂州观音阁外观三维实景模型、室内外融为一体的三维实景模型、三维激光点云模型等毫米级的高精度、精细化数字模型,并实现线上展示,成为观音阁的“数字分身”。
同时,鄂州市博物馆结合第三方的龙蟠矶附近水下测量数据,建立了初步的水下江沟三维模型,制作出观音阁数字化保护宣传视频,弥补无法对游客开放参观的遗憾,让文物走进千家万户,也让“万里长江第一阁”的数字生命得以长存。
据介绍,长江三峡枢纽工程建成后,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的威胁,对观音阁带来的危害也得到有效降低。
700年冲不走的观音阁,既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智慧,也彰显了中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敬畏。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20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