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广播剧《此生只为你》:用声音艺术为景德镇立传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广播剧《此生只为你》:用声音艺术为景德镇立传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7-31 05: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黄云鹤(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广播电视协会会长)

  第一次用声音艺术为景德镇立传的广播剧《此生只为你》运用多时空结构,串联起明代、1982年和2024年三个时空,以老中青三代陶瓷人为叙事对象,讲述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故事。这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叙事之中的做法,起到了春风化雨的效果,实现了中国故事的精彩讲述、中国声音的有力传播。

  “开窑啦!”伴随着高亢悠远的号子,以及窑门打开的声音,听众进入了广播剧《此生只为你》的声效空间。青年艺术家宋隐青怀着对陶瓷艺术的热爱,来到瓷都“景漂”,在创意市集上摆摊,历经失败却不懈努力,成就了自己的瓷艺梦想;陶瓷考古专家刘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御窑遗址、全力保护瓷片、复原国宝御窑瓷器,又在景德镇瓷业不景气、许多人纷纷离开时,以奉献和担当守望深耕,迎来了瓷都的华丽转身。一个是当代“景漂”学艺创业的真实写照,一个是历史文化遗产守护和传承群体的典型代表,作品对这两个人物的经历展开交叉叙事,让他们献身陶瓷的执着与匠心彼此呼应,推进剧情发展。

  该剧还设计了“穿越”到数百年后的瓷都完成心愿的“火神”童宾的形象。他为烧制重器将自己的血肉之躯投入瓷窑,成为瓷都历史上壮烈的传奇,也成为景德镇工匠精神的人格化象征。编剧没有简单地讲一个神话传说,而是让他重返瓷都现代生活,既担任旁白,又发挥叙事功能——他为完成当年给爱人烧制青花瓷枕的承诺寻觅奔走,走入创意集市、参与节庆民俗活动,还亲自传授烧窑技艺,以自己的方式为瓷都发展贡献新力量,也亲历了瓷都的时代变迁。作品以他与妻子如玉的爱情、与年轻陶艺家的友情、与瓷窑遗址守护人的温情,串联起从明代御窑重器烧制,到20世纪80年代御窑遗址发现,再到新时代瓷都创新发展走向新辉煌的重要历史节点,创意演绎了景德镇波澜起伏的发展故事。这样的叙事,使作品想要表现的传统文化滋养现代社会发展的逻辑关系变得更为合理,也把中国陶瓷制作技艺传承赓续创新发展的故事讲得更有诗意。

  广播剧通过语言、音乐、音效等讲故事。《此生只为你》在声音诸要素表现上下功夫,让故事听起来有意义也有意思。比如,剧中人物声音造型特征明显,形神兼备,辨识度高。“火神”的声音磁性厚重,有一种超时空的回声,并带有沧桑感,那是历练水火的笃定豁达;刘老师说话带有江西地方口音,有时平翘舌分得不是很清楚,但声音沉稳,那是长者风范;宋隐青的声音略带稚气,显露出直爽与质朴的性格,洋溢着青春活力。几位外国陶瓷艺术家也因国籍不同,在普通话发音的节奏与音色上有所区别。这种“以声造型”能引导听众在想象中勾勒出人物画像,“因声循人”,更好地理解剧情。作品还利用独白、对白等表现人物内心情感波澜。比如刘老师在瓷业凋落、学生出国后,心情沉重。他与“火神”的对白桥段堪称经典,“终有一日,景德镇会再次闪耀,出走的孩子们都会回来,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这方水土。这里独一无二的高岭土和昌江水,孕育了曾经领先世界几百年的陶瓷文化,它是中国的名片,所以这里有陶瓷china,这里叫China中国!”这既是刘老师内心所思,又是瓷都守望者与历史深处能工巧匠的思想碰撞交流,传神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综上所述,广播剧《此生只为你》以精美声效讲述景德镇的前生今世,达到可听性、艺术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为大众奉献一个喜闻乐听的声音故事,也为当代广播剧艺术创新提供了有益探索。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31日 15版)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