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更多青年人参与 传统体育更年轻了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更多青年人参与 传统体育更年轻了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11-26 02: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传统体育】

  光明日报记者 殷泽昊 李丹阳

  “砰!”引线燃尽,花炮冲天。双方队员紧盯着花炮方向,心中默算落点,双脚不停踱步,随时准备冲上去抢头炮——这几天,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举行,场面激烈紧张又充满民俗风情的抢花炮比赛令观众大呼过瘾。网友评论道:传统体育,真的适合中国人体质!

  当前,我国传统体育的影响力正大幅拓展:太极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赛龙舟作为表演项目在东京奥运会上亮相,武术被列为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传统体育,在00后青年群体中兴起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论在运动会的赛场,还是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传统体育的青年传承者、爱好者、参与者的群体越来越庞大。他们通过传统体育追求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在传统体育中感悟体育精神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他们正在让传统体育成为时尚新风。

更多青年人参与 传统体育更年轻了

  在新疆昭苏举办的民族赛马5000米比赛中,运动员上演激烈角逐。新华社发

更多青年人参与 传统体育更年轻了

  辽宁丹东的秋千表演赛。资料图片

  传统智慧,一脉相承

  “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几千年前,《诗经》就描绘了一位技术精湛的射箭少年。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崇尚体育的精神,伴着丰富多彩的传统竞技、民俗比赛等传承下来。

  在广西,抢花炮比赛又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说是诸葛亮南征时为了加强南方山区部族之间交流而创制的。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抢花炮比赛上表现亮眼的90后选手韦凯旋,是广西柳州市壮族抢花炮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记者,抢花炮是壮族“三月三”的传统体育项目。节庆时,抢到头炮会得到“一年如意”的祝福;赛场上,力争抢到头炮,体现着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

  传递、掩护、强攻——拿到花炮的一方要尽快将花炮投入己方得分区的花篮。追赶、搂抱、截断——防守方则需要干扰对手,并抢夺花炮。“这是一门十分考验团队合作的运动。”韦凯旋认为,抢花炮传承至今,“每一代人都珍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大学时期,韦凯旋加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花炮队;毕业后,一度因为工作离开队伍。2017年,柳州举办了全国性的花炮邀请赛,韦凯旋怀着“对花炮运动的热爱和一丝歉疚”前往观看老队友的比赛。没想到比赛时,老教练一眼就看到了观众席里的韦凯旋,喊道:“赶紧的,换衣服上场!”

  听到这声召唤,韦凯旋感到“心中所有的情绪都被点燃了”。他换好赛服,再次站到了赛场上。“离开了这么久,但我的热爱没有变,和大家的情谊没有变,我享受和大家相互配合、同舟共济的感觉。”那次回归,成为他花炮职业生涯的新起点。

  王韵菊也是这次运动会的参赛选手,她参加秋千项目。王韵菊介绍,秋千运动在我国东北一些地方十分流行。历史上,人们为了采集高处的食物,使用藤条或绳索进行摆荡,久而久之,这种劳动行为演化成秋千运动。

  “大多数传统体育运动都是古代人生产生活或娱乐方式的真实写照。”王韵菊在辽宁省丹东市朝鲜族中学担任体育教师,对各类传统体育的历史缘起和发展都有浓厚的研究兴趣。“比如说,东北地区的珍珠球运动,起源于采珠人的劳动;为了在南方多雨山区崎岖泥泞的地面上行走,人们发明了高脚马;山高谷深的贵州赤水河流域,人们采用独竹漂解决水上交通问题,后来发展为一项水上运动……”在王韵菊看来,我们进行传统体育运动的过程,就是在先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中汲取力量的过程。

  体育精神,殊途同归

  两根绳子配上一块板子,能把人送多高?王韵菊在秋千运动中的最高纪录是10.5米。“每次站上秋千,心中的想法只有一个:还要再高一点!”王韵菊说。

  每一次摆荡,都需要身体肌肉的精准控制和内心信念的不断牵引。初次尝试秋千,王韵菊对两件事印象深刻,一是教练手上被粗绳磨出的老茧,二是自己内心的恐惧,“太高、太快,不敢睁眼”。从那时起,她就知道秋千运动“不是过家家般的游戏,而是对力量、技巧和胆量的综合考验”。

  手受伤了,上药再来;不敢睁眼,就在心里鼓劲。长年累月的训练中,王韵菊逐渐掌握了秋千技巧、克服了心理障碍。在一次秋千表演赛中,她身穿传统服饰在秋千上摆荡,人群中一声“仙女下凡”让她感到自己仿佛不是在比赛,而是在低空中起舞。

  “一位古希腊士兵为了传递消息而奔跑40多公里,这成为现代马拉松比赛的起源。我相信他的内心在想‘快一点、再快一点’。”王韵菊说,古今中外的体育运动形式多样,但对体育精神的追求是相似的——坚忍不拔、勇敢无畏地探索人体的极限。这样的精神不断塑造着她对人生的态度。

  韦凯旋则说,抢花炮时精神力量的来源是传统文化。韦凯旋目前在柳州市柳江实验高中任教,他将花炮运动引入校园后,不少学生反馈了和他相似的感受:进行这项传统运动时,能感到一种独特的精神能量。

  “我们抢的是喜庆吉祥的红炮圈、投的是花团锦簇的百花篮。我们的比赛仿佛是庆祝幸福生活的一种仪式。”韦凯旋说,和现代竞技体育相比,在传统体育的赛场上,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美好象征物会给自己源源不断地传递精神能量。

更多青年人参与 传统体育更年轻了

  李灵慧的太极拳表演。受访者供图

更多青年人参与 传统体育更年轻了

  运动员在抢花炮比赛中奋力拼搏。新华社发

  身法有道,意境无限

  南临黄河,北依太行,与伏羲画卦台、河洛汇流处隔河相望,河南温县的陈家沟就坐落于这“阴阳相生”的美景之上。这里,是太极拳的“江湖”,幼年习武的孩子在这儿比比皆是,90后姑娘、陈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李灵慧便是其中之一。李灵慧4岁练拳。她的家人,从上一辈的母亲、外公、外婆、姨母,到同辈的兄弟姐妹,个个习武。在幼年的她眼中,太极就是家人的生活,“看山就是山”。

  寒来暑往,在东沟河边历代拳师练功悟道的古拳场,李灵慧度过了少年时光。她变强了,一路拿下县、市、省级甚至国家级武术奖项;却也想得多了,外界诸如“太极拳不能打”“太极都是老年人练的,慢悠悠的提不起劲来”等杂音时常令她无奈,武侠电影、街舞中新鲜动感的形式,又令年轻的她向往。

  “看山似乎不是山了”。她希望见识新鲜的东西。

  2011年,李灵慧进入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学习。“说实话,当时我对自己从小练到大的太极拳是不自信的。一进大学,我的注意力马上放到了那些爆发力强、更具视觉冲击的门类上。”其间,她带着极大的兴趣涉猎其他传统拳术器械,学习竞技武术和现代运动学知识。

  “阅尽千帆,少年归来”,她拥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体悟。与主张对抗、搏击的竞技武术相比,李灵慧越来越认识到太极拳作为“文化拳”那一面的意义。“太极拳绝非软绵、温暾的拳种,它也有爆发和力量,只是不片面强调这些。”李灵慧发现,太极拳法中对于动静、刚柔、快慢等关系的处理,皆源自中国人特有的处世哲学。在现代社会中,传统体育秉持的理念不仅没有过时,还更显珍贵。

  “如今大家都向往‘松弛感’,走近中国传统武术后才发现这种智慧古已有之。”“中国武术包含着不少哲学,比如太极的四两拨千斤,就包含内敛、圆润的人生哲理。”李灵慧后来发布的“太极人生”等视频获得网友热评,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上班族,都对以太极文化为代表的传统体育表达出正向的认同。

  “而且,谁说太极拳不够潮?太极可以跟超多年轻人喜欢的现代元素融合呈现,包括街舞、说唱、特效!”在李灵慧发布的视频作品中,能看到各种“又酷又飒”的创编。有招式的创新,比如传统起势“懒扎衣”,不再是打开右手、左手掐腰而已,而是富于分合、缠绕等手法变幻,如书法般抑扬顿挫;有编排的创新,她将动作完全卡在流行音乐节拍上,展示太极拳静中忽动、劲道凌厉的一面;也有造型的创意,有时在公园里着便装打拳,有时在古街上着汉服表演……

  李灵慧的头脑中时常迸发不少“奇怪的点子”。“有一次,我在机场转机的途中看到一面大落地窗,当时我就决定在这儿打一套拳,既有视觉冲击力,又传达‘生活无处不太极’的理念。”果然,短视频上传后火速“出圈”,深得年轻粉丝喜欢,有人评论“穿高跟鞋打太极,这就叫潮!”她从不给表达设限,想到了什么就大胆试,这也暗合太极文化海纳百川的内核。

  “看山还是山”。如今,李灵慧的短视频账号已有40多万粉丝,她参与发起的“有一种新潮叫太极”话题播放量达3亿。她对太极的思考似乎走了很远,又返璞归真回到原点。

  “曾经觉得别人家的东西才是好的,回过头才发现,最好的东西就在身边。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不是改变,而是真正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把它留下来。”她说。

  (本期选题支持:高 平 周仕兴 王胜昔 崔志坚)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26日 12版)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